国资国企整合提速 今年以来15家央企迎“新帅”
作为国资主力部队的一线指挥员,央企将帅的人选往往体现了高层的改革意志与战略布局,其任命与易位也常常被视作推进改革、整合、重组的前奏。因此,央企新帅的履历背景、观念思路、行事风格总能牵动资本市场的神经。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一轮国资国企整合的提速,近两年央企换帅愈发频繁。据上证报记者统计,2016年至今,已有15家央企相继迎来新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其中包括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车、中国五矿、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化集团、华润集团等大型央企集团;而在2015年,更换一二把手的央企总计25家。
对于央企密集换帅的内在逻辑,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阶段央企的密集换帅,更多应出于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考虑,为落实‘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改革思路,相关央企需要进行干部交流,其中一些(人事任命)可能就是在为重组整合做准备。”
人事任命激活重组预期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如果一家处于传统产业的央企负责人调任至(或兼职于)另一家同行业央企,则很容易让市场产生两家央企将展开重组整合的预期,例如新兴际华与中国一重的董事长刘明忠、从中粮调任中储粮并成为新晋董事长的吕军等,都是其中典型。而从中粮集团“转场”中化集团的宁高宁,虽然两家央企所处行业相距甚远,但凭借宁高宁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也让外界对中化集团未来的产业整合充满期待。
具体来看,5月9日的一则人事调整,成为央企负责人任职模式的一个特例:作为央企改革首批试点的新兴际华集团,其董事长刘明忠增添了一个新角色——中国一重董事长、党委书记。由一人同时担任两家央企的主要负责人,且其中还有一家的一把手是由中央直管的,这类情况在过去未出现过。
此前,拥有类似履历的只有宋志平。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宋志平在担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的同时,还兼任了国药集团的外部董事、董事长,成为当时唯一一位央企“双料董事长”。不过刘明忠与宋志平的任职仍有一定差异,宋志平出任的是国药集团外部董事和董事长,是为了避免内部人控制,而刘明忠则是直接担任中国一重的董事长。
据了解,中国一重与新兴际华的主营业务存在重叠,主要在装备制造方面,但是两公司的盈利能力却有天壤之别。资料显示,2005年至2012年,新兴际华集团营业收入从150亿元增长至1803亿元,年均递增36%;利润从8.5亿元增长到39.65亿元,年均递增18%,并于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而中国一重2015年的营业收入仅有50.12亿元,下降31.60%,净利润为亏损17.95亿元,亟待解困。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人事变动背后不排除两家央企整合的可能性。而且在推动中国一重内部改革的方面,刘明忠也是合适人选。刘明忠生于1959年,其职业生涯一直未离开军工、冶炼领域,从个人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善于推动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重视创新的管理者。
另一个引发市场关注的人物是吕军,这位中储粮的新任董事长,其履历上的重要一笔是曾在中粮期货担任一把手,中粮期货这些年来在国内期货市场可谓风生水起,吕军本人也一路升至中粮集团副总裁,并在2013年调任中储粮担任总经理等职务。
在吕军上任中储粮董事长之前,今年1月5日,原中储粮董事长赵双连出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二者的交叉任职,令市场再次猜测中粮与中储粮或存重组可能。而事实上,两公司近期也是合作频繁。今年3月,中粮集团与中储粮等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合作实现业务互补和协作,在国家政策粮油收储、粮油进出口、油脂加工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家央企,一个属于商业性质,另一个属于公益性质,其合并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整合也是链条式重组,比如中粮将旗下公益性板块剥离出来归入中储粮等。”
团队融合促深度整合
与上述引发重组想象的央企换帅动作相比,近期还有多组人事调动属于央企整合后的干部任命,其意在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融合和业务板块梳理。例如中国中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五矿等均属此类。
前两家央企的领导班子任命已于今年1月完成。其中,原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出任中国中车董事长,原中国南车董事长、已60岁的郑昌泓为新公司副董事长,原中国南车总裁刘化龙则为新公司总经理。
至于中远海运集团,已到退休年龄的原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并未在新集团中任职,出任新集团董事长的许立荣也不年轻,其生于1957年,曾是中海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与此同时,较为年轻的万敏从原中远集团副总经理提拔为新集团总经理,同时进入董事会。资料显示,万敏于1968年出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工程师;从2014年起任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具有20多年航运业经验,在集装箱运输管理以及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此外,今年5月9日,继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成为其子公司后,51周岁的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的位置也从“一把手”调整为“二把手”,成为中国五矿集团董事、总经理。
此前的重组方案显示,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决定将重组分三步走:第一步即是在2016年完成战略和管理体系上的融合;第二步是加强管控和企业业务的进一步融合;第三步,从各自的优势角度和业务分类进一步进行业务整合,更细化地加强管控,规避风险。目前看来,国文清的调任正是这两个央企重组融合的第一步。
内部选拔偏爱“技术人才”
记者还注意到,目前,由企业内部选拔也是央企将帅的主要产生渠道,其中“技术型人才”颇受偏爱。“这些新领导上任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基本都是提质增效与结构调整。”李锦表示,“这也是今年央企密集换帅的一大目的。”
例如国家电网的舒印彪,于5月16日从总经理升任董事长,公司原董事长刘振亚到龄退休。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的舒印彪,工作后一直在电力系统就职,从早期的国家电力公司到拆分后的国家电网,其职业经历的“专注度”较高。
与之类似,中石化新任总经理戴厚良也是长期供职于该企业。1985年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毕业后,戴厚良就加入了扬子石化公司,一干就是20年。2005年,戴厚良进入中石化总部工作,历任中石化股份公司财务副总监、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等职。直到2008年6月,进入中石化集团公司领导序列,担任集团公司党组成员至今。
在内部选拔中,“技术型人才”往往更具优势。今年52岁的戴厚良作为国内芳烃成套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曾主持完成扬子石化芳烃联合装置扩能改造等项目,亲自参与自主PX吸附分离技术研发项目的研讨、攻关,是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在今年初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其领衔的团队以“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斩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考虑到芳烃是化学工业的根基,随着这位熟悉芳烃技术的总经理的上任,中石化在化工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发挥。
同样,今年4月11日,杨杰从原职中国电信总经理正式升任为董事长、党组书记,空缺四个月之久的中国电信董事长一职终于有了人选。杨杰在电信业界素有“实干家”之称,此番履新中国电信董事长,也成为三大运营商中最年轻的董事长。资料显示,杨杰拥有超过30年的电信业管理经验,曾历任山西省电信公司总经理、中国电信北方电信事业部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等职。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杨杰通过内部晋升的方式“主政”中国电信,避免了对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全面深度合作战略带来的变数,两家运营商协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行业常态。
在这轮央企换帅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为“新帅们”的共同课题。例如鞍钢集团新帅唐复平,曾于今年2月份正式从鞍钢总经理晋升董事长职务。唐复平也是土生土长的鞍钢人,1982年从鞍山钢铁学院炼钢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就进入了鞍钢工作。在接手鞍钢“帅印”的三个月时间里,唐复平意识到:“战略调整事关企业发展方向,这是鞍钢集团今明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鞍钢集团确立了现金流为正、边际贡献为正的两条“红线”。在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今年3月份,鞍钢集团实现了当月盈利,这是鞍钢集团扭亏增效攻坚战的阶段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5月18日召开的国常会再次力促央企提质增效,并提出今明两年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的量化目标。有资深国企改革专家认为:“这充分说明了央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性,而新一轮央企的密集换帅,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快推进改革的落实。”(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