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龙股份:碳粉继续保持高增长,定增顺利获批公司发展开启新篇章
鼎龙股份 300054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王席鑫,孙琦祥 撰写日期:2016-04-28
事件:公司发布16年一季报,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4104.7万元、同比增长13.61%。其中碳粉业务一季度增速40%左右,继续维持高增长。
碳粉继续维持高增长:一季度碳粉继续维持40%的高速增长,剔除公司股权激励成本同比增加302.60万元、汇兑损失同比增加132.42万元,以及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00.06万元的影响后,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02%,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控股孙公司珠海科力莱因与珠海名图在生产环节的整合影响其供货效益,导致科力莱在本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72.88%。
预计公司二季度各项业务都将回归正常,公司业绩增速将回升至20%以上。
半导体业务布局上,除即将投产的CMP抛光垫以外,公司还在布局芯片保护胶带等用于集成电路制备的特性化学制品及其他制程易耗品,重组完成后,公司在集成电路芯片也将深入发展,未来将形成集成电路芯片及制程工艺材料上的产品纵深布局,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并购重组顺利获批,打通打印快印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并购重组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此次公司以股份和现金收购三家行业内的优秀企业,成功打通了打印快印产业链上下游。旗捷科技为国内第二大打印耗材芯片生产企业,国内少有的具备芯片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企业,收购旨在将公司的打印耗材产业链向上游和集成电路领域延伸,巩固公司在打印快印耗材全产业链上的优势;佛来斯通是国内除了鼎龙以外的唯一能够生产化学碳粉的企业,未来收购完成后,国内市场将仅有鼎龙能够生产化学碳粉,二者在生产、采购、销售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实现1+1>2;超俊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通用硒鼓生产商,主要销售领域为金砖四国及新兴国家市场,与珠海名图和科力莱(再生硒鼓,集中在欧美市场)在产品和销售区域形成互补。
以碳粉、芯片为核心整合打印快印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助力公司高速增长:公司掌握了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最核心的化学法彩色聚合碳粉的生产工艺,并以此来对打印耗材产业链进行整合。本次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从单一的打印耗材业务发展成集芯片、碳粉、硒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打印快印企业,公司未来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上将更具主动权。同时产业链各环节未来将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根据珠海市政府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打印耗材市场空间约400亿元,行业龙头艾派克2015年收入20.5亿元,鼎龙股份2015年收入10.5亿元,两家耗材主要企业的年收入合计约为31亿元,占行业总产值不到10%,市场分散度非常高。而且,大部分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的组装环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行业必将迎来一轮大洗牌,而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如芯片、碳粉的厂家将具备很强的行业整合能力。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占据市场10%的市场份额,据测算,也就是说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公司目前净利率约为18%,打通上下游并且议价能力提升后,净利率水平有望达到25%以上,预计净利润水平接近20亿。
公司15年净利润1.6亿元,未来市占率和产品盈利的提升,预计将带来10倍的成长空间。
以CMP切入半导体产业,旗捷科技有望成为公司向集成电路芯片拓展的平台:即将产业化的CMP就是公司向半导体行业延伸的切入点,目前CMP抛光垫正处于产业化阶段,已组建由极强业内背景的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团队,预计16年年中产线将建成并释放产能。CMP项目一期10万片,投入1亿元,预计可实现4亿收入和1亿的净利润。未来CMP与旗捷科技在业务和技术上也将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旗捷科技有望成为公司向集成电路芯片领域拓展的一个主要的平台。公司依托材料(化学法彩色碳粉)在打印快印产业链中的核心壁垒优势成功打造打印耗材平台型的公司,相信未来在光电、电子新材料领域也将成功复制。
创新O2O模式重塑图文快印行业,造成家庭个人影像存储服务商:参股世纪开元是公司从重资产的制造业向轻资产的O2O商业模式转变的重要的布局。世纪开元是一家以“互联网+中心工厂”为主要模式,在官方平台及第三方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图文快印在内的产品视觉个性定制服务,定位于影像类产品市场及在线数字快印服务的快印公司。目前在淘宝、天猫和京东上销量都遥遥领先。公司与世纪开元合作后,双方将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向手机、图片APP等更丰富的流量入口拓展,充分发掘图文快印的需求市场,同时将世纪开元打造成家庭个人影像存储服务商。
估值低于同类公司,继续推荐:公司主业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长,预计16年净利润2.2亿元。考虑到并购的三家公司对未来的3-4年均有业绩承诺,预计16年三家公司合计净利润将达1.2亿元。预计下半年增发完成实现并表,公司16年并表的净利润预计为2.8亿元。17年主业40%以上增速,预计净利润3亿元,并表的三家公司预计贡献净利润1.6亿元,17年净利润预计将达到4.6亿元。考虑到公司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并且所在的行业空间很大,参考同行业的公司45-50X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动态PE仅为30X,估值偏低,给予买入-A评级,目标价45元,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市场增速不达预期,行业出现新的竞争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