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熔断机制实行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全天振幅达到4.06%,跌宕起伏。
“这两天被大盘砸得一点脾气没有了,感觉比去年股灾期间还差。”上海一位投资经理表示,1月4日就回撤4%,5日回撤最大超过2%,股灾期间单日回撤最大也就6%。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尽管1月5日沪深300指数一度跌2.65%,但比较幸运的是熔断最终没有出现。两个交易日的急跌行情,除了众所周知的减持禁令到期、人民币暴跌等利空外,也叠加了机构调仓的时间窗口。
复盘机构调仓效应
继1月4日千股跌停后,1月5日再有110只股票跌幅超过9%。
这两日的急跌也让部分全仓的投资经理“烦心”。“就这两天不见了好几百万,太心痛了。”广东一位私募投资经理表示,基本是全仓再加上融资融券,两只重仓股两日连续跌停,其中一只认定是大牛股不舍得减,只能死扛。
除了减持禁令即将到期、人民币暴跌等利空因素,在上述上海投资经理看来,近两日的暴跌行情跟机构调仓也不无关系。
“基金一年一度的排名比赛也结束了,年底为了排名,力推重仓股不让股价掉下来,而今排名结束了,推股动力也没了。”上述投资经理表示,有些产品就会把前期涨得高的减持掉,换到别的股票,有些则直接减持掉。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公募股票基金产品排名尘埃落定,前三名是易方达新兴成长、富国低碳环保和新华行业灵活配置A,全年收益分别为171.78%、163.06%和160.38%。
“我们1月4日上午就确定了后续的回调行情,因此马上就减持了前期涨幅过大的股票。”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1月5日又买了些。因为这两日的急跌基本消耗了两个多月的累积涨幅,因此判断回调两三天就可以了。
不过也有机构“按兵不动”。“我们这两日根本没操作,股票都是长期配置,没必要短线频繁操作。”北京一家中型公募的总经理透露,只要大趋向没有变就不会动。
新价值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范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前期涨幅过大,透支了涨幅,因此近期肯定要调整的。元旦期间就觉得开年第一天会调整,有不少股票会跌停,但还是超出了调整的预期,主要还是熔断机制加速了调整的幅度。”
买方眼中的熔断细则
近两日,多家券商研究员也发声称“熔断机制”放大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建议改善一些细则。
根据1月5日开盘前证监会表态,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没有统一的做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根据美国、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虽然他们都有熔断机制,但是不存在个股的涨跌幅限制,而国内存在10%涨跌幅限制、ST股则存在5%涨跌幅限制。
“如果大盘跌到4%,就有几百只个股跌停,如果跌到5%及以上,就会出现千股跌停,大盘此时几乎已丧失了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熔断起的作用并不大。”范波表示。
但上述公募总经理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短期内个股的涨跌幅限制应该不会取消。”
在证监会表态要完善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哪些细则有可能且需要被修改?
范波认为,熔断机制非常有必要存在,制度本身问题不大,但是细节有些问题。比如熔断机制以沪深300指数为标准,5%和7%两条线有点“窄”。
“熔断机制的主要作用应是防止极端情况,而不是平抑市场波动。”范波指出,按照历史上A股的表现看,涨跌5%出现过很多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