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未见公开的正式表态,但是,中介机构对承接新三板项目已经越来越挑剔了。而就在这两天,国内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内部文件”在业内流传引发的关注,则将这种由市场自发形成的“门槛加高”现象掀开了一角。
中介加码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文件透露,该所对首次承接新三板审计业务,提出了被业内称作“超严苛”的承接标准。文件称,凡是项目方“内控薄弱、无审计基础的”,一律不予承接;新三板虽然对挂牌公司无业绩要求,但考虑公司的自身抗风险能力及实际审计风险,“当年净利润不足500万元的公司”,一律不予承接。同时,还对承接项目的行业做出了限定。不过,该所还是留了一个口子:如承接前述类型的公司,除履行正常的重大项目承接审核程序外,还必须经首席合伙人核准。
此文件一经流出,就赢得业内一片掌声。“现在承接新三板都没下限了,如执行支持!”一些注册会计师表示,现在新三板项目真的到了应谨慎承接的地步了。
同时,这也让一些业内人士大感意外。一是因为在行业内,一贯以来“本土事务所还是比较激进的”,而今,激进的本土所也变得谨慎起来,加大了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二是因为一个事务所敢于做出这样的规定,“是会减少自己的业务的”,显然,如今他们选择了宁愿减少一部分业务。
除了会计师事务所,券商对接受上新三板的项目也已经提高了标准。“新三板对利润不做要求,是考虑到一些行业特点,比如信息、互联网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初期企业盈利模式会有很大不同。”昨日,有券商投行人士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也算是对承销商现在开始在一些项目上差别化加码盈利考核指标的解释。
市场倒逼
这与一年多以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
当时,为了能推荐挂牌,券商对企业讲得最多的就是“新三板门槛低”,但即便是这样,能接受券商新三板服务的企业数量依然寥寥,于是,如果有一家企业表露出挂牌倾向,就会有多家券商去争。
“那时,是我们去”求“客户上新三板,现在是客户”求“我们来帮他们上新三板。”方正证券浙江某营业部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仅该营业部推荐的项目就已经有六家成功挂牌新三板。
如今,蜂拥而来的寻求挂牌企业,已经让券商感到“忙不过来了”。“以前,我们公司在华东片区做新三板的投行人数只有两、三个人,现在已经是三、四十人了。”而有的券商投行人士称,连自己投行部的新三板项目都忙不过来,营业部推荐的项目如果不足以吸引人,就更无暇顾及了。
于是,当大门敞开之后,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系统”开始运转。一方面,想进来的项目“接都接不过来”;另一方面虽然门槛低,但是仍有一道门和一道门槛:“低门槛也是门槛,也有选择,不是想上就上。”投行人士表示。如是,选择余地大了,门槛就自然相应高了。
门槛高了,意味着新三板这个市场的质量在提升,对市场自身是极好的;对于中介机构来讲,则是得以大大地降低自身的职业风险。“按照现行的追责条款,中介机构承担的责任是要终身追究的。”因此,既然有了筛选,当然要充分行使选择权。
记者获悉,券商对项目的挑拣,首先表现在行业上,“主要是轻资产、概念好的。”比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或其周边业务的企业,以及影视、文化等。其次是对传统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出利润最好能满足500万元。这个要求据称主要是为日后做市考虑。“单单做一个挂牌,工作量不少,但收费还是不够完全覆盖付出的成本,所以,券商的收益主要还是来自定增融资和做市,这就要用业绩来支撑。”
至此,有市场人士一语点破其中的关系:市场门槛应该比行政门槛要高,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把任何东西卖出去,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以此类推,“若真的实施了注册制,企业上市难度应该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因为多数的股票会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发行人认可的价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