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致商务酒店经营压力加剧 酒店运营商借转型休闲度假突围

来源:证券日报 2015-09-11 09:02: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目前来看,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旅游业枢纽。而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酒店这几年来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随着近年来酒店需求的增长,进驻中国市场的酒店类型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但酒店市场的传统格局是:上海、重庆等领先城市主打商务酒店,而西安、三亚等旅游城市以休闲特色酒店为主。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旅游业的增长促使酒店管理企业以及开发商在各地酒店市场展开多元化经营。在以商务酒店为传统酒店类型的市场,休闲酒店得到显著发展。

据全球领先的房地产顾问第一太平戴维斯近日发布中国酒店市场报告显示,中国酒店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的增长令人瞩目。尤其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使中国的地位日益显著。

但在过去五年中,在需求疲弱—尤其是商务与政府的需求不佳以及平稳供应的双重作用下,酒店客房日均价步入下行通道。为了在不断演变、竞争升级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酒店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强化产品、服务的多元化定位,从而吸引更广大的客户群。

如今,为了在不断演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酒店必须强化产品的多元化定位,以吸引更广大的目标客户群。

有数据显示, 2014年末,中国五星级酒店入住率为57.9%,与去年同期持平。尽管有复苏迹象,但由于反腐计划力度加大、政府财政收入下滑,2015年五星酒店入住率预期将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第一太平戴维斯指出,鉴于经济增长放缓、消费习惯改变,预期全国酒店可租客房平均收入将在2015年继续下滑。尽管如此,一线城市仍录得同比增长,上海与深圳的同比增幅分别为7.1%与8.0%,较前四年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4%与4.8%。三亚的酒店可租客房平均收入同比大涨22.7%,较前四年平均水平高出10.5%。

事实上,虽然商务酒店遭反腐打压,经营压力倍增。由于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酒店业开始出现转型,定位为休闲度假目的地的酒店正快速扩张。

以中国最为发达的旅游胜地,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三亚为例,2011年国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点,虽然2014年在此基础上减少19.4%,由于国际游客选择去往中国以外的地区休假,这股趋势还将持续,但三亚并不会面临重大损失。因为国内旅游(约占三亚游客的97.1%)仍在快速增加,2014年国内游客人数超过1,300万人次,同比增加11.3%。

对此,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市场研究部主管简可向《证券日报》表示:“随着财富逐渐增加,消费品位日趋多元,且酒店或度假村及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国内旅游预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酒店运营商一方面进军海外市场,抢“一杯羹”,另一方面也在开辟新途径以增强自身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仅出于巩固市场份额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增进与本土开发商的合作。”

无独有偶,借助旅游赛事快速拓展的城市还包括上海。从上海酒店市场来看,其供应持续增长,三、四星级酒店表现强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