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达玩起足球游戏后,剑指世界百强的绿地显然也不淡定了。
紧跟万达转型脚步,2月12日,绿地集团正式推出GClub全球会员平台,“是向会员提供集无线应用、商旅服务以及不动产、汽车、能源、消费、金融甚至足球俱乐部等全方位资源的O2O平台”。
对此,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GClub有望在多个层面推动绿地进一步转型升级。而其提及的“转型升级”,在业界看来,不过是绿地“去地产化”的另一种委婉解释。
“(这平台)听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也蛮吻合行业‘去地产化’的一种趋势,分散投资,资源整合,多重经营。”上海中原地产咨询总监宋会雍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
但在宋会雍看来,作为互联网领域的“新兵”,脱离原有地产优势后,绿地能否在该O2O平台上将其在其他领域的服务做到最优,则是绿地未来突围需慎重考虑的问题。
“你做不到最优,消费者完全可以不选你,只有整合的资源达到最优,才可能形成规模效应。”
Gclub平台上线
据绿地方面介绍,目前,GClub计划针对每日数以万计增长的各产业板块用户群,以会员制的方式,借助多样化产品来增强该部分客户的粘合度。
相较于其他O2O平台,Gclub的会员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就是绿地自身业务的关联客户,包括购房的业主、4S店的客户、酒店的客人等;另一个就是来自于与绿地有合作的外部平台的客户,例如多家航空的消费者。”绿地相关负责人如是告诉观点地产新媒体。
上述负责人解释称,未来,在Gclub这个平台上,绿地将在目前已涉足的多个领域为会员提供多样服务。“例如购房的业主,在购入房产后会获得一定的积分,凭借这些积分其可在绿地旗下的酒店享有一定的服务。”
对绿地来说,将关联客户纳入GClub平台成为会员,只是其是次战略转型的第一步,而在未来其还将通过对客户交易数据、行为数据等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精准化、个性化营销,以鼓励客户形成持续性消费。
对此,绿地上述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借助这个大数据库,平台内的会员“可以接受到绿地各方面的更多信息”。
“但是,这个平台设立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推广商品,而是在绿地产业覆盖的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上述负责人称,目前,Gclub平台是由绿地商业旗下的酒店集团在负责运营,“运营团队的性质决定了该平台的非营销性”。
对于Gclub平台后续规划,绿地GClub全球会员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将分两阶段推进,而其会员数量也将从“百万级”升至“千万级”。
2015年6月底前,GClub将覆盖绿地集团现有大消费产业,如购房业主、在大消费板块购物者、入住旗下酒店客人、汽车4S店客户等,“拥有百万级数量优质会员”;2015年12月底前,将实现为会员提供多家航空公司的里程兑换、遍布全球的高端奢华酒店入住服务等,“拥有千万级数量优质会员”。
此外,未来GClub平台还将接入更多外部顶级平台,“以开设绿地品牌馆的方式与之对接,如天猫、京东、1号店、蚂蚁金融等,GClub将共享导入这些顶级平台数以亿计的客户资源。”
“目前,公司已在天猫设立绿地品牌馆,未来除了这种模式外,具体怎么操作还是计划中的事,需要咨询商业运营那边。”绿地方面对观点地产新媒体称。
“去地产”化转型
其实,进入2015年,绿地的“去地产”转型动作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有旗下首家超市上海宝山店正式开业,后有四大海外直采中心揭牌,宣布全面进军“大消费”领域。
在业界看来,绿地的这一系列大举措,无外乎是在加码其“去地产化”的转型。“目前新常态下,无论是资金出海还是资金跨领域,房企都尽可能缩减地产的投资比例,以进行‘去地产化’。”
然而,绿地的这种大规模转型,却并不是任何一家房企都能如此“霸气”与“任性”的,“整个战略布局对资金、规模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类似绿地这样的大公司,在资金筹措方面的余地比较大,才能保证其目前多个布局领域的高效运转,进而才能进一步达到规模效应。”宋会雍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解释。
1月21日,绿地公布的2014年度经营业绩显示,绿地2014全年实现业务营收达4021亿元,同比增幅达22%,年末总资产近4800亿元。
此外,2014年绿地的海外收入达153亿元,较上年大增467%;海外预销售面积42万平方米,同比增幅568%。
而上海另一业内人士严跃进则认为,在绿地的多元化产业布局背后,首先是其拥有的庞大客户群,这使得绿地能对单一客户的多元化市场需求进行挖掘,即对多维度需求进行串联。“一方面能够节约营销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此类公司的产品推广能够更加深入。”
实际上,除GClub之外,绿地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的转型之路早已开启。2014年,绿地与腾讯合作搭建了“绿地微信营销平台”,实现了“传统营销模式”向“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升级;并设立了“平安绿地好房宝”“腾讯绿地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
此外,其还搭建了多个服务平台,以增值服务抢占市场,如启动海外置业一站式平台,提供海外置业全程服务。
在市场看来,以“服务”为核心的“去地产”多元化转型方式并非绿地首创,将这种模式演绎得更为“淋漓尽致”的是万达。
在今年1月18日公司年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了万达第四次转型计划,重点以“去房地产化”为主,“从以房地产业务为主的企业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此前,有市场分析指出,万达代表的“多元化模式”优势在于,企业通过发展相关多元化业务,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上下游波动的风险,加强产业互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拓展企业新的业务,提升企业的营利能力。
然而,任何一种模式的存在都不可能完美,因此,即便万达、绿地已将多元转型模式“越玩越顺手”,但其风险在于,“需要房企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上下游的波动有较强的控制,否则容易出现因控制力不足,引发联动风险的情况”。
“互联网背后究竟能够带来多大的盈利空间,以及这是不是企业成长的最优路径,实际上还没有定论。”严跃进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从这个角度看,绿地集团需要在未来各类大战略的视角上继续夯实基础,同时对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应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