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春节前后两周股市表现
在经历火红的1月份之后,A股市场在2月份首个交易日再度大涨,迎来本月“开门红”。本周将迎来春节前最后5个交易日,股市能否延续此前涨势,让股民在节前领上行情“红包”,为龙年收官画下圆满的句号呢?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股市历年春节后表现不俗,即使是在熊市的2001年——2005年,也未出现大的跌幅。从1991年到2012年,只有3个年份春节前后均下跌;在这22年中,节前短线仅5年下跌,上涨概率为77.27%;节后有13年短线上涨,上涨概率为59.09%,差强人意。
从中长线趋势着眼,又有一番看头;以下为历年春节前后的趋势:
1991年 从110点一路盘升至135点
股市处于初创时期,股票种类少,稍有资金介入,就会有行情产生。沪指从110点附近一路盘升至135点附近。
1992年 从310点升至360点
春节前的慢牛盘升行情再度延续到节后,沪指从310余点一路升至360余点。
1993年 节后再度跳空扬升
1月大涨使得股指在春节后再度跳空扬升,从780点一路飙升至最高点的1558点。
1994年 节后股指平开低走
熊市阴影尚未消散,节后股指平开低走,打穿了当时号称“政策铁底”的777点。
1995年 节后低开低走
三大救市政策所导致的井喷行情在春节前已告一段落,假期放大了市场的做空动能,最终使得沪指节后低开低走,再度考验500点大底。
1996年 回归造就涨停奇观
由于降息导致投资者预期货币政策将有所松动,出现了大盘涨停的奇观。中国股市呈现了深强沪弱的格局。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轮牛市的基础是“1997年香港回归”。
1997年 节后拉开绩优股行情
牛市坚定着投资者做多的信心。节后开市,上证指数高开于969点,从而拉开了当年上半年的绩优股行情。
1998年 夯实“5.19”基础
节后上证指数开于1257点,跳空高开30多点。虽然无功而返,但是著名的“5. 19”行情也由此产生。
1999年 漂亮的“N”型结构
春节后上证指数低开于1076点。但随后“5.19”行情爆发,科技股崛起造就随后两年的大牛行情。
2000年 利好促开市“井喷”
管理层宣布市值配售的利好消息使开市当天上证指数从节前的1535点跳高至1591点,展开了慢牛盘升的“井喷”性牛市。
2001年 小幅高开后步入熊市
节后行情出现了小幅高开走势。但上证指数创出2245点的历史高点之后,就步入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漫漫熊市。
2002年 震荡后突现急涨
受降息等诸多利好的刺激,上证指数从春节前的1506点高开至春节后的1540点,短期内出现一波约10%的快速突破。
2003年 做空氛围扩散收阴线
节后第一交易日,市场延续了节前的跌势,并且做空氛围短暂扩散,大盘剧烈震荡之后在1477点收出了中阴线。
2004年 延续上攻势头
节后首日大盘延续了节前的强势上攻行情,大盘一路高开高走,全天涨幅达1.78%,收于1629点。
2005年 反弹后继续探底
由于受到全流通的不确定性影响,在节后短暂反弹后继续探底,创出自2245来调整新低998点。
2006年 节后高开高走,奔向长牛
节后大盘高开高走,全天涨幅达2.29%。随后,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行情在节后短暂整理后即步入长牛格局。
2007年 狂飙铸就6124点新高
节后首日虽低开,但投资者热情不减,一举将股指推上3000点上方。猪年的开门红使得这一年的牛市行情继续扩大,并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
2008年 金融危机全球普跌
开市上证指数全天下跌108点。随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大盘4000点、3000点、2000点大关均轻松告破,并创出1664点低点,全年跌幅达70%以上。
2009年 开启修复行情
节后在全球股市强劲反弹的支撑下,首日高开,沪指一举站稳2000点。在一系列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以及流动性前所未有充沛的推动下,大盘快速展开了单边反弹。
2010年 爆炒创业板
2010年市场春节前后,从2月3日见底以来,展开为期2个多月的反弹,创业板、中小板被爆炒。
2011年 走出小牛行情
2011年年前最后一周大盘开始疯长,节后延续涨势,最终创造出一波小牛行情。
2012年 “钻石底”的前身
2012年春节前股指探底2132点,这就是李大霄引以为傲的“钻石底”;节后股指继续上涨一月,然后大阴当空,开启了长达七个月的下跌。
结语:诚信立市比行情更重要
尽管股市已连续两个月反弹,春节行情更令人期待,但是决定股市长期走势的最关键因素还在于市场本身。只有让股市运行在阳光下,严格治市,建立起资本市场诚信体系,才能让投资者恢复信心,吸引股民长期投资,这甚至比拉动行情上涨更为重要。
今年1月初,证监会再度使出杀手锏,严惩新股上市业绩变脸。由于对业绩下滑信息披露不够,科恒股份和南大光电两家创业板公司的保荐机构吃了罚单。国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及其保荐代表人被采取监管措施。
“诚信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要公开公正,杜绝垃圾股上市,让股民能够得到合理回报。”何维达认为,证监会要规范股市行为,对IPO更要严格把关,不能出现上市后圈钱就跑的现象,这是对股民的不负责任,也就是一种不诚信。相反,公司上市后业绩良好,能够回报股民,则是诚信的具体表现。因此,一方面中介机构和券商要自律,另一方面证监会要对上市公司实行有效监督,使上市公司的承诺都能兑现,就是对股民的最大诚信。(ZSQ)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