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监管部门否认传言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邵刚 2006-11-29 14:08: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昨天从监管部门获悉,新基金的发行审核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一切正常",并未刻意"叫停"新基金的发行。而日前有市场传言称,监管部门正在对基金规模进行"调控",新发基金申请一律暂时不予放行。

  受惠于股市回暖,基金市场一扫去年的低迷,在今年成功上演了一出"大逆转"。基金净值的大幅增长点燃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统计显示,股票型基金以上半年整体净值增长超过57%的骄人成绩成 为投资者的"新宠",各基金代销网点更是出现了排队购买的火爆场面。

  投资者认购热情的高涨,直接导致了新基金募集时间的"被迫"缩短。交银施罗德成长基金两天就结束募集,发行规模达69.36亿份;南方绩优成长股票型基金在短短2天内即募集了124.77亿份;而华夏优势增长基金在开始募集仅2天后,募集份额更是达到了140亿份。据了解,近期发行的几只股票型基金均出现了此类的"闪电募集",为了控制规模,基金公司不得不提前结束认购。

  业内人士指出,正是由于近期新发基金大多提前结束募集期,因此让基金发行的档期显得有些空。然而,对于基金募集这一市场行为,监管部门很难做出准确预计,因此在审核新基金发行时需要给募集档期留出充足时间。

  股票型基金规模快速膨胀的背后,是散户投资者的大举介入。有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基金新增开户数呈现爆炸式增长。与去年相比,基金新增开户数增长了近七成。在基金赚钱效应的示范作用下,多数投资者将购买基金看作是首选。

  有关专家表示,"散户购买基金,再由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格局开始初露端倪。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主要就是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投资者认购基金的热情,直接刺激了基金公司新发的意愿,客观上为我国证券市场调整投资者结构以及投资理念提供了有利时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