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一条龙:
外资入股券商被叫停
近日《中国证券报》透露,像高盛高华、北京证券这种“买门票”式的外资重组模式,近期内不会再有第三家。外资投行提出的参股甚至控股国内证券公司的申请已停止审批。据称,目前券商的问题尚未完全理清,如果此时贸然引入外资,可能会将这些问题掩盖住,从而导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治标不治本,不利于我国证券业的长远发展。在此背景下,可能会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券商重组。此举可能预示着监管层对券商的重组思路有所改变,券商先要做好综合治理,才能开展引资工作。业内一位人士认为,外资参与内地券商重组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兴趣,看中的其实是券商所拥有的牌照,这是进入内地潜力巨大的金融证券市场的门票。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入股、合资国内券商包括:里昂入股华欧国际,荷银入股湘财荷银,高盛入股高盛高华证券,美林入股华安证券,瑞银入股北京证券,汇丰、大摩入股山西证券,摩通入股辽宁证券等。
央行再次陷入通胀与通缩两难选择的泥沼
据国内媒体的消息,12月13日,央行物价监测报告单行本出炉一天之前,在已基本成形的初稿中,报告最明确且核心的结论:“未来存在潜在通缩压力”的表述被央行写入又删去。可见,央行谨慎斟酌、反复审定删改做出的简单改动,反映了央行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及判断在“胀”和“缩”之间摇摆不定。与之相关的货币决策也面临两难。专家分析,目前的产能过剩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内需不足,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二是投资增长远远大于消费增长,两者缺口加大。而减少产能过剩,除了扩大出口之外,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结构性调整。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对央行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首先,对于适于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来说,进行结构调整很难,如果抑制产能过快增长,则会影响拉动内需目标的实现。其次,如果扩大出口,央行对国际收支的平衡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外汇占款促使基础货币投放长期持续增长,不仅加大了央行的对冲难度,也成为影响央行对经济形势判断和货币政策取向的重要因素。游离于两者之间的平衡,使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难度加大。
中国的基金人才市场还是个不成熟市场
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各基金公司的人才争夺一直是基金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理事长王连洲日前建议对基金高管采取转会制度,他同时表示,更换基金经理是董事会的职责,但随意地更换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王连洲建议,目前要加大对基金持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于基金公司核心投资管理人才,可以借鉴足球运动员转会的制度,你可以走人,但是拿钱过来,对方付培养费,这样给予一定的约束,西方都是转会,但不要太多,培养的机会成本拿来,形成一个从选人、育人、用人的管理模式。对于基金人才而言,王连洲的建议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适用于人才稀缺的情况。实际上,人才市场也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市场放开了,自然会形成培养机制,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券商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正热情高涨
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上市后,目前业内对未来的券商资产证券化(ABS)创新都充满了期待。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日表态今后企业应收账款等也可做ABS,意味着券商推进这项业务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一家创新试点券商日前透露说,公司设计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经走完了所有的答辩程序,目前正在等待监管层的批文,拿到批文之后就可以正式推向市场。某创新试点券商人士还介绍,前期所做的市场调查显示,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甚至QFII等机构投资者,对ABS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产品顺利推出,根本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中金公司此前推出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就出现了空前的热销场面。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券商开展ABS业务上还面临诸多障碍。首先是这个产品的法律定位问题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券商通过募集专项计划的方式进行操作,是否能够实现资产的真实销售、是否能够保证破产风险隔离等都值得怀疑;其次是相关的税收问题,此前银行的ABS产品获得了相关部门认可的“中性税收”优惠,这种措施是否适用于券商的产品,目前还存有变数。
管理层不得不对券商到期债务做技术处理
目前,券商重组正进入瓶颈期。在引入外部投资者“注资”等手段效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管理层不得已开始在资金性质上动脑筋。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券商次级债经核准后可按期限长短以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对于委托理财机构债务转成的次级债务,应先并入自营资产,在全额扣除亏损并足额提取跌价准备的基础上,原则上也可按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证监会在此前下发的《关于推动证券公司自查整改、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的通知》中还规定,鼓励证券公司向股东借入或将现有机构债务转为清偿顺序在其他债务之后的次级债。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调整后,一些存在到期债务的券商,可以通过“债转次级债”处理将债务时间延长,通过“次级债计入净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从而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在资本充足率和债务情况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券商寻求重组和吸引投资的条件都更充分。否则,现有的债务归还的可能性事实上已经不大,对双方而言也都不是好事。”
“中国需要什么,就做多什么”
随着2005年临近尾声,华尔街投资者也开始猜度明年哪些股票将是赢家,而他们的共识则集中在重工业、科技和石油服务类股上。在近日举行的路透2006年投资展望峰会上,有市场人士表示,在经历了连续14个季度获利呈现两位数增长之后,美国许多企业坐拥大量现金,这为他们开始更新设备打下了基础。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尤其是新兴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利好美国工业企业。美国全球投资公司的执行长霍姆斯则称,“中国需要什么,就做多什么(股票)。中国充裕的东西,就别介入。”他指的是用于建造港口、道路、机场和医院的机器和材料。此外,国际基金评估机构Morningstar亚洲研究部主管郑玲玲在另一个场合还表示,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明年拉丁美洲、日本及韩国的股市表现,主要认为这些地区的蓝筹股份市盈率水平偏低,加上日、韩两地的银行坏账持续改善。对于明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GAMCOInvestors董事长嘉贝里说,2006年的变数是伯南克,“他不能允许收益率曲线反转的情形出现太久。我想他会比较温和、放任,但上任之初他必须展现强硬作风。”
国储局先花5000万美元买来喘息机会
12月21日是国储局和LME三月期铜合约的交割日。随着交割日的临近,谜底已然开启。日前有媒体透露,从一位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储局最终的选择是:20万吨期铜头寸,其中1/4即5万吨,由国内运至韩国釜山LME仓库进行现货交割;其余部分迁仓展期,一半转为2006年2月21日到期的空单,一半转为2007年2月21日到期的空单。中国铝业从事期铜交易的一位人士表示,这其实是一个无奈之举,如选择20万吨现货交割,这相当于全国产量的1/3,而对于中国这个每年约80%需要进口的铜消费国,将会一定程度影响到物资安全;而如果选择买入平仓,亏损巨大。少量交割不至于影响物资安全,而大部分展期从长计议,以时间换得空间。但展期并非是“免费的午餐”。展期操作为买进到期合约,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远期合约,而目前LME的远期合约价格低于近期合约,一买一卖需要支付成本。国储局为实现展期,每吨支付的差价约为300美元左右,15万吨就有约4500万美元的损失。为展期支付差价可能形成近5000万美元的损失。海外基金看多的理由是,中国已持有巨大空单但没有足够的供应量;中国需要回补空头仓位,而且海外基金对铜的供应渠道拥有控制权,这两个因素国储局都无力改变,未来同样难言乐观。目前,国内外分析人士一致的看法是:20万吨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抛出50万吨铜,倒可以让国际市场的铜价大幅下跌。
市场综述:
大盘在量价配合有效配合下有望进一步走高
本周深沪两市大盘震荡走高,大盘股稳定走强功不可没。从市场走势看,盘面以平稳定态势运行,且个股活跃有增不减,意欲孕育新的领涨热点来换手前期领涨品种,达到巩固反弹成果。在指标股稳住市场的基础上,部分超跌题材股、小市值个股表现十分活跃,G股板块也有多家品种上榜,以G万科为首的地产业类个股表现持续向好。说明市场的主线和辅线是相当清晰的,而两条线也适合投机和投资者不同的偏好,因此,可加大关注力度。操作上,轻大盘重个股,相信大势转好的市场机会将完全体现在个股的轮动当中,特别是近期涨幅不大并连续小阳推升的股票。消息面,辽河油田(000817)和锦州石化(000763)发布公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整体回购三家上市公司中的两家A股公司的要约收购宣告圆满获得成功。这开创了国内证券市场首次以要约收购实现主动退市之历史先河。中石油收购三家公司的定价依据是公告前6个月算术平均价溢价41%左右,中石油的回购大大提高了三家上市公司的二级市场股价,提升了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市场的低迷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这也为大型国有企业收购兼并提供了契机,相信今后大型国有企业通过证券市场收购兼并重组活动仍将大有作为,这将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也将提升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遏制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技术上,从日K线图上看,深沪两市大盘经过最近的“七连阳”后,在昨天经过小幅回调消化获利筹码后今天仍然在沿着最近形成的小型上升通道运行。可见大盘得到60日均线的有效支撑后,有望进一步在量价配合有效配合下进一步走高。大盘选择何种方向运作,后市将如何演绎,个股黑马如何寻觅,详情请免费垂询021-273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