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10月31日宝钢权证的疯涨走势,上证所监察系统当天就及时锁定了宝钢权证异常交易账户,并向涉嫌账户所在证券营业部发出监察关注函,要求相关营业部配合上证所的调查工作。有鉴于此,不少市场分析人士在次日分析中均认为,宝钢权证大幅下跌在所难免。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宝钢权证不跌反涨,截至11月7日,该权证的最高价达到了1.52元,较10月31日的收盘价1.12元上涨了36%,换手率也由31日的420%上升到11月4日的548%,日成交金额也突破27亿元。一纸上证所的“调查令”成了一则名副其实的宝钢权证“上涨动员令”。
到底是监管错了还是市场错了呢?这样的监管能有什么结果呢?
首先,为何要对宝钢权证的市场行为进行调查?难道仅仅就是因为宝钢权证的交易异常?这个回答显然是难以服众的。权证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投机的品种,也正因如此,对于宝钢权证等权证产品的推出,当初市场上就充满了质疑。但正是管理层的执意坚持,这才有了宝钢权证这个投机品种的问世。并且为了这个权证品种能更多地受到市场投机力量的炒作,管理层还推出了投机工具T+0,这才有了宝钢权证的“异常”表现。
而实际上,就管理层所规定的交易规则而言,宝钢权证的这种“异常”也是在交易规则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宝钢权证的交易何罪之有?与其这般不明不白地调查宝钢权证的“异常”交易,上证所还不如反思一下当初为什么要坚持推出这么一个投机品种出来,反思一下权证的交易规则是否存在着重大的漏洞。
当然,真要从宝钢权证的交易里找出点问题来,应该不是难事。“对倒”这种违规的交易现象,相信在宝钢权证的交易里同样不难找到。只是作为监管部门来说,能否下得了这个手,则真是一个大问号。这实际上也正是市场投机力量敢于在“调查令”出台后,仍然大肆炒作宝钢权证的重要原因所在。
其一,当前大盘走势低迷,宝钢权证的炒作是市场极少数仅存的热点,监管部门是否有勇气把这一点热点扼杀?
其二,宝钢权证上市之时,有关负责人就坚决地表示,权证产品的上市交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今,在市场对宝钢权证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对市场的投机力量进行调查,就不怕宝钢权证因此走向低迷,落得个“失败”的名声?
其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新的权证产品即将推出,在此之际,如果对宝钢权证的交易进行调查,显然对随后的权证产品上市不利,权证产品因此而变成“死亡品种”也有可能。若果真如此,这对于那些试图推出权证产品来忽悠投资者的大型国企的股改是非常不利的。而这种妨碍股改顺利进行的罪名显然不是哪个监管部门所扛得起的。
笔者认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些原因,上证所对宝钢权证的“调查”显然是难以动真格儿的。不然,这“调查令”出台后怎么就再也不见下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