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6月15日消息:据证券日报报道: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规范权证业务运作,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上交所昨日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而意味着利用权证这一工具进行股权分置的试点很快就会推出,那么,如何看待对市场的影响呢?
权证魅力十足
江苏天鼎的秦洪认为,权证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当时的湘中意权证、悦达权证、海发权证等配股认股权证就是最好的实例,只不过由于权证种类的单一以及当时价值发现功能的缺乏,权证沦为炒作工具,大起大落,最终淡出了A股市场,但这并不是说明权证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工具,而只能说当时的A股市场不适合推出权证。因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权证是一个极其风靡的交易工具,在德意志交易所最为典型,截止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只有797家,但同期挂牌的衍生权证数量则高达32276只,由此可见权证的魅力。
权证解决方案实施有难度
深圳智多盈的余凯认为,上交所昨日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很显然这一办法是为了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而推出的,该办法的出台,意味着除已经出现的送股方式外,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又多了一种手段。而由于目前市场尚未出现具体的以权证来进行全流通的方案,因此很难对这种形式进行判断,因此目前实行以发行权证的方式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存在着一定难度,短期内很难获得大规模推广。
虽然目前尚未有以发行权证的方式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但是一般可以认为,以发行权证来实现全流通的方式,只要是通过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免费配送流通权证,然后通过向流通股东购买流通权证的方式来获得流通权。
应该说,以发行流通权证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主要有两个出发点:一是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目前已知的送股和缩股等方式只适合部分上市公司,对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非流通股比较少的公司并不合适,因此需要寻找更多的解决方式。其次就是无论是送股或缩股,在补偿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标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往往分歧比较大。采用权证的方式,意在将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交给市场自己去评判,理论上能使补偿趋向合理水平。
毕竟,非流通股东要取得流通权首先要购买认股权证,权证的存续时间是有限制的,最多不超过18个月。如果流通权证到期后价格超过非流通股东的预期,由于有些非流通股股东没有变现的积极性,可能不会愿意购买权证,那么可能需要强制执行,如何来进行强制执行可能是很麻烦的事情。非流通股东要取得流通权首先要购买认股权证,如果非流通股东拿不出钱来就意味着无法进行全流通,有人设想可以以非流通股去换权证,但这里面又牵涉到定价的问题,因此比较难以解决。另外,从目前市场状况看,以权证方式进行全流通还存在着其它种种困难,实行的难度不小。
如何把握潜在机会
秦洪认为有两类个股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机会,一是在未来一至两年的业绩仍然存在着持续稳定增长的个股,因为这就赋予了他们的股价在明年会高于今年的能量,比如说高速公路板块,作为在今年以来最为活跃的板块,他们的换手率均达到了25%以上,而且他们由于高速公路资产质量庞大等因素,较为符合《办法》中规定的条件,所以,中原高速、粤高速、山东基建、现代投资等个股值得关注。而原水股份、申能股份等在近期突放巨量也可密切关注,毕竟他们的公用事业性质的业务能够保证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
二是目前市价低于净资产值的个股,尤其是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股,因为此类个股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是很难以对价方式解决的,毕竟净资产值是高压线,所以,权证方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比如说只要规定行权的条件是每股净资产就可以达到顺利解决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目的,循此思路,新钢钒、邯郸钢铁、兰州铝业等个股就有望出现股价活跃的预期,有望成为权证方案的受益者,值得关注。
同时余凯认为大概有以下两类个股值得关注:一是非流通股比例小的公司;二是股价跌破净资产的公司。另外上交所的规定发行权证的公司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流通股股本不低于2亿股。
综合分析,那些跌破净资产的大盘绩优股如钢铁股等最有可能采取以权证方式进行全流通。其实,这几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数年的结构性调整之后,确实有部分行业的估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尤其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该板块的市盈率水平甚至可以说比目前美国同类企业还低,估计宏观调控导致的钢价下跌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随着权证方式的推出,钢价一旦出现企稳或反弹,那么钢铁板块将会有不俗的表现,所以操作上不妨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