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政策取向对股市的影响作用

证券之星 作者:芮群伟 2001-07-26 18:08: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则股市管理体制就有改变,相应股市的政策诉求就会不同,一旦政策诉求倾向圈钱为主,股市行情岂有不跌之理?
股市行情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是股市内部矛盾激化的反映。在以市场化为主要导向的股票市场里,可理解为供求矛盾的激化,而在一个以政策为主要导向的市场框架里,则可理解为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最近几天,沪深股市出现了连续下跌的情况,上证综合指数又一次跌破了被市场认为是牛熊分水岭的2130点。从表面上看,是周二集中推出四家新股发行公告中均有以发行价来减持国有股的方案,引起投资者的不满所致,但进一步分析,股市大盘向下寻找平衡点实际上是顺应股市管理体制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现实,或者说是股市利益格局重新分化整合的必然结果。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则股市管理体制就有改变,相应股市的政策诉求就会不同,而一旦政策诉求倾向于以圈钱为主,股市行情岂有不跌之理?
减持国有股已成为新股发行的必要条件,这不仅说明了证监会已无法坚持其一贯对国有股流通必须谨慎的观点,也说明了其管理行为效力的削弱。创业板市场一直没有推出,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呢?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必要条件确实存在,那么对以后上市公司的结构也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批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的上市之路会不会变得更加坎坷呢?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政策显然有违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不可能长久的。
从周二公布的四家公司的招股书里,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对减持国有股已有了不同的做法,一是在股权性质的界定上,将法人股纳入国有股的范围,这同法人股拍卖火爆时,大家都将国有法人股纳入法人股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将减持的国有股份额,按比例由几家国有股东分担。多种多样的做法现在没有具体管理措施来约束,而没有规范统一的准则,就难免会有不规范的东西出现。这使我们多生出了一份担忧。
混乱已经出现,冲击波也已发挥作用,分析原因只是我们要做的工作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股市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要有所认识。首先,以市场价来减持国有股,令一批专家期望国有股流通来降低市场平均市盈率的预期落空,市场只能通过大盘强制性的下调来化解风险;其次,国有股剩余部分的流通究竟如何解决仍是一个未知数,股市政策没有总体的规划,长远的策略,这个市场就不具备长线投资价值,投机仍是市场的主流。股市作为一个政策市,其行情发展完全取决于政策取向,近期的大盘走向已经说明了政策取向的性质,投资者客观面对现实,关注政策面的转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