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5日同兴科技(00302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
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说明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问:公司一直宣传的是非电行业,为何只在这个领域? 电行业有什么困难?
答:您好!公司之前定位非电行业脱硫脱硝主要原因为当时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未普及,市场空间大,且非电行业大多为低温烟气治理,技术要求高,尤其低温SCR难度大。
而电力行业技术比较成熟,当初市场基本处于饱和,因此未作为公司业务及技术研发重点。
目前,公司在CCUS方面将重点拓展包括电力、石化、焦化、钢铁、船舶等行业。
问:截止今日收盘后,股东人数是多少?谢谢
答:您好!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户数为15933户。感谢关注。
问:公司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已出台近2个月,为何后续没了消息?相关股权激励支付费用是否会影响今年的报表利润?
答:您好!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办理非交易过户手续,本周内完成过户,预计本年产生部分股份支付费用并对报表利润产生相应影响,请关注公司后续相关公告。感谢!
问:公司钠电池业务是否规划切入商用车等大动力场景?
答:您好!公司钠电池业务目前主要聚焦于低速车、小动力及储能领域。聚阴离子路线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暂不适合商用车等大动力场景,我们会持续关注技术进展并适时调整应用方向。感谢关注。
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主要存在的三大技术路线,相比其他主流公司布局的路线,公司布局的聚阴离子路线似乎不受资本市场待见,请该路线是否真有前景?
答:您好!目前采用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路线居多,主要应用场景是两轮车,但该路线上在储能应用上相对困难。同时,层状氧化物在追求高能量密度时,电化学性能衰退等会导致其循环寿命较短,在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相变进而引起胀气鼓包。聚阴离子路线在低成本、低温、高安全性、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下游应用场景如储能、两轮电动车、低速电动车等领域都具有较大市场发展潜力。感谢关注。
问:请国家现在向中西部大力发展,贵公司纳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会不会选址在四川地区?请何时开工纳电池生产基地?
答:您好!公司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完成初步规划,正与多个省份地方政府紧密对接选址。后续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感谢!
问:目前储能电芯海外需求爆发,100Ah电芯“一芯难求”,公司的钠离子电池为何只完成50Ah短刀电芯试制,未来能否达到100AH?
答:您好!公司NFPP材料已完成50h短刀电芯试制,目前正进行性能验证。50h电芯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主要目的是验证材料体系和工艺路线。我们已与多家电芯厂商开展合作,后续会基于客户需求和技术进展,启动更高容量(包括但不限于100h级别)电芯的试制开发。感谢关注。
问:贵司钠电材料是否可应用于固态电池?
答:您好!公司钠电正极材料理论上具备固态电池应用潜力。但目前行业钠电固态技术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整体产业链不够成熟,公司暂未开展相关工作。公司将持续跟踪技术进展,待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配套产业链趋于明确后,会及时启动适配产品的开发与布局。感谢关注。
问:航运业首次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缴费将在这个月截止,有一万多条船面临缴费,而明年缴费比今年更多。目前绿色甲醇绿氨的成本都比碳捕集要高很多,公司在船舶碳捕集系统市场推广有什么进展?以及有什么看法?
答:您好!我司已在万吨级船舶碳捕集装置上获得了三笔吸收剂订单。目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正式覆盖航运业,确实为船舶碳捕集(CCUS)技术带来了明确的市场机遇和紧迫需求,针对船舶空间狭小、环境特殊的要求,我们正在储备开发高效、紧凑、低耗的专用碳捕集系统。随着碳成本持续上升,船舶碳捕集的经济性和必要性将日益凸显,公司将持续推进该领域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感谢关注。
问:您好!TX系列的价格每吨大概是多少?
答:您好!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工况特点和需求,公司可提供“高性能、均衡型、经济型”三类定制化的吸收剂产品,价格在每吨数万元不等。感谢关注。
问:请相比国际竞品,TX-1吸收剂的成本优势? 目前相比竞品,公司产品是否仍保持了较大的性能优势?
答:您好!同兴科技的TX-1吸收剂采用可定制化策略,能够根据不同工况需求提供成本最优解,在行业内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我们的吸收剂体系以工程化为导向,追求能耗、消耗、寿命等多维度指标的均衡优化,目前在再生能耗和吸收剂寿命两大关键指标上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其中抗氧化寿命更是凭借独家技术达到传统ME的数十至数百倍,可显著降低客户的综合运营成本。感谢关注!
问:CCUS获得了多少订单,海外市场拓展怎么样?船舶上CCUS订单如何?
答:您好!目前我司在万吨级船舶碳捕集装置上已获得了三笔吸收剂订单。海外市场整体需求较为旺盛,我们正在同步推进多个项目。感谢关注!
问:公司早前与惠生工程组成联合体,正式受邀参与欧洲某垃圾发电厂35万吨级CCUS项目的预前端设计投标。并预计下半年国内外市场有望实现订单转化与项目落地。 请该事项有何进展?
答:您好!相关进展请及时关注公司后续公告。感谢关注。
问:美国政府反对国际海事组织拟议的“净零框架”,是否对公司在船用CCUS领域带来不利影响?
答:您好!美国政府反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净零框架”短期内可能引发政策不确定性,但并未改变全球航运业减排的大趋势,因此对公司船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业务的长期影响有限,甚至可能带来新的机遇。感谢关注。
问:请公司新研制的两相吸收剂,能耗是多少?
答:您好!结合节能工艺,可以做到2.0gj/吨二氧化碳以下。感谢关注。
问:董事长说2025年,同兴科技将坚定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加快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围绕上下游投资并购延伸产业链,构建业务生态圈。如今实现到哪一步了?是不是喊口号!
答:您好!
1、2025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一体两翼战略快速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05亿元,同比增长3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48万元,同比增长166.07%。
2、公司持续推动TX系列吸收剂在船舶碳捕集领域应用,目前已完成三单万吨级船用碳捕集装置的吸收剂销售。在碳捕集吸收剂领域,同兴TX-1系列持续开发优化,可根据客户需求及项目设计情况定制化TX-2系列吸收剂。今年以来,公司已邀请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十多家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对碳捕集吸收剂进行技术调研和现场观摩,并与惠生工程、中冶焦耐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碳捕集工程技术开发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展开合作。新技术研发方面,公司进一步开发出极具工程应用潜力的两相吸收剂,该技术已成功克服行业诸多工程应用难题。
3、钠电方面,公司第三代钠电正极材料(NFPP)具备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性能、优良压实密度等综合优势,整体性能达国内一流水平。公司第一代高首冲S-NFPP材料已顺利完成中试,产品各项性能表现稳定。公司第三代NFPP材料已在第三方实验室完成50h短刀电芯试制,兼具高压实密度与优异加工性能,下一步将开展安全性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未来该电芯将主要瞄准低速电动车、储能等应用场景。公司第四代NFPP已通过小试验证,中试放大工作正在进行中。钠电生产基地选址工作有序推进中,目前正与多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对接相关事宜。
感谢关注。
问:请贵公司近期有没有朝并购资产的方向发展来振股价?贵公司是否将境外业务发展作为业绩的第二增长点?关于钠电生产基地选址定下后计划投资多少钱?钠电生产的后续投入是否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还是趁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向银行低息贷款?谢谢您的回答
答:17、请问贵公司近期有没有朝并购资产的方向发展来提振股价?贵公司是否将境外业务发展作为业绩的第二增长点?关于钠电生产基地选址定下后计划投资多少钱?钠电生产的后续投入是否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还是趁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向银行低息贷款?谢谢您的
您好,公司围绕“一体两翼”战略目前正在寻找契合的并购标的,同时适时关注跨界并购。公司目前已成立海外事业部并搭建相应销售网络。在CCUS领域及未来钠电应用方面,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公司视海外业务为公司业务的重要补充。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
同兴科技(003027)主营业务:除尘、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低温SCR脱硝、一氧化碳脱除等各类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与服务。
同兴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05亿元,同比上升33.49%;归母净利润5248.45万元,同比上升166.07%;扣非净利润5037.23万元,同比上升629.66%;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3亿元,同比上升10.9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886.43万元,同比上升243.8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769.24万元,同比上升242.03%;负债率30.02%,投资收益-105.12万元,财务费用-1878.32万元,毛利率27.71%。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