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5日固高科技(30151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接受机构调研,前海铂悦投资周珍、亚太汇金基金滕涛、初华资本李献红、江杰达理梁正芳、东方财富证券辛可欣 康卫荣、光影资产余双宏、涵崧基金林秋杏 钟少航、优美利投资何芳、红思客资产赵吉星、证金投资李强、德润鹏远基金戚建祥、必达控股方建成、瑞业资产裴海亮 束佳黛、云众创融投资李德生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近年来机器人市场火爆,公司如何把握此机遇?
答:公司长期专注于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系统等技术与产品,而机器人是部件、系统的一个典型的应用领域。公司的核心部件与系统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多年的应用,历经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六关节串联、并联机构、人形、轮足与多足等多种用途、多种构型的演变;企业多年间一直配合行业需求推进相关技术与产品应用落地。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全球范围对机器人与大模型结合后的发展空间有着极高的预期。企业会立足自身的技术、产品特征,跟进客户需求,积极发掘机器人产品的高价值场景,实现技术与产品落地,打通商业闭环。
问:机器人领域营收情况如何?
答:目前公司运控、伺服、驱控一体类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一定营收约一两千万元,主要来自工业、物流类机器人。
问:半导体设备领域很难做,公司现在进展如何?
答:半导体/泛半导体设备是非常典型的微纳加工精度设备,确实拥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与准入门槛。
公司不是当下才在此领域发力,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行业并布局。固高从功率半导体后封装加工设备,如金线键合设备、固晶机、划片机、贴装等产品逐步切入,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在行业内建立了信任度,迈过准入门槛。公司目前在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的营收占比约14%。
在应用落地进程中,前道设备与后道设备的节奏存在特征差异。在后道设备领域,推进进程相对更快,类似键合、固晶、划片、贴装等很多工艺设备都有批量落地。在前道设备领域受客户认证周期长、生态准入门槛高的影响,应用落地相对迟缓
问:数控行业盈利压力较大,公司数控业务情况如何?
答:数控机床的业务在整体上确实有规模大但毛利不高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中国一直是全球高端机床、高端数控系统的最大市场在微纳精度、中高端数控机床领域,这类设备对控制系统要求高技术门槛高。这个中高端领域控制系统目前主要供给还是国际同行。对于公司而言,此类产品在大陆的市场竞争格局良好,能带来较好商业报。
公司的技术与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高速高精领域,公司的控制、伺服部件与控制系统在高端机床加工、激光微纳加工中均有适配应用。公司的数控机床与工业激光设备领域营收占比约30%+,近两年在微米级精度、五轴联动加工领域均有突破。目前,公司运动控制系统已经在高端机床主机领域和国际同行高端系统直接竞争。
问:数控、半导体与机器人等领域,公司战略上有侧重吗?
答:这几个领域以及3C精加工设备都是企业部件、系统产品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先进制造业的生产力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半导体设备、中高端数控这两个领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能为公司提供不错成长空间;目前竞争格局较好,主要面对国际同行;下游主机客户需求释放比较密集,商业闭环通畅。这两个领域在可见的三五年都会是公司的跟进重点。
在当下I大模型热潮下,全球范围对机器人的未来预期都极高。机器人行业目前最迫切的可能是挖掘出高价值的商业应用场景【此处为企业观点,仅供参考】。从良性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价值的商业场景出现,可以促进用户持续地购买与及时反馈。各种技术单元比如模型与端侧算力、运控“小脑”、关节、感知部件,以及整机系统可能都会进入快速正向迭代的过程。所以在机器人这个领域,公司首先会保持关注行业动态并跟进技术前沿,其次是为未来可能演变出的商业场景做好相关能力建设。
问:公司目前研发情况如何,是否能支撑公司面向高端装备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定位?
答:公司在过往经营中常年保持约营收20%左右的研发投入,投入重点集中在运动控制、伺服、通信与感知等核心技术迭代,以及面向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考虑到整个制造业环境逐渐迈入一个以先进生产力、先进制造为核心结构,持续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并出现了以微纳精度智能化为典型特征的高端装备,同时伴随着内部控制伺服核心部件与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产品的持续演进。此转变过程可能是公司与相关同业未来重要的战略机遇。基于此,企业自身在预计可见的三五年内仍将维持较高的研发强度,以把握半导体/泛半导体装备、高端机床等领域的机遇,实现长期持续成长。
固高科技(301510)主营业务: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类、运动控制系统类和运动控制整机类等产品的销售、维修及技术服务,分为内销与外销。
固高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5亿元,同比上升16.23%;归母净利润3090.23万元,同比上升16.63%;扣非净利润2793.73万元,同比上升53.09%;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1亿元,同比上升12.4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10.81万元,同比上升6.1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154.73万元,同比上升26.91%;负债率12.33%,投资收益320.1万元,财务费用-46.27万元,毛利率49.12%。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772.5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84.65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