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苏交科(300284)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29 11:01: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苏交科(30028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行业变革与重塑

    截止目前,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已完成超过500公里公路干线通道智慧扩容,各示范区域都在开展基于大模型的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大流量路段干线主动管控、一张网出行服务等应用场景,构建多层级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型。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第二批12个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两批入选区域总里程超过6万公里(公路约5.4万公里、水路7500公里),基本实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覆盖。下一步,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将重点推动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的联通,以及都市圈、城市群重点区域的联网,进一步推动创新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

    2、无人机技术已正式纳入公路智能化管理的国家战略布局

    为加快推进低空无人机等技术在公路巡查检查中的应用,提升公路巡查检查和应急勘察效能,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的函》,围绕桥梁、边坡巡查及应急抢通场景,确定21个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这种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模式,代表了未来公路运营管理的发展方向。

    3、科技赋能监测预警技术,助力提升公路防灾抗灾能力

    为扎实推进公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工程,全面提升公路防灾抗灾能力,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组织公布了第二批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项目清单。同时,建立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设施布设动态督导、每周调度机制,要求在2025年汛期前布设完成高速公路较高以上灾害风险路段监测预警设施,开展公路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和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4、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抓当前内河航运发展机遇,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全面构建畅通高效、绿色智慧、安全韧性、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为目标,发布7方面23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30年航道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到85%。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作用明显发挥,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内河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两大类,其中,工程咨询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构成的主要构成部分。苏交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性、引领性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安全咨询、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运营养护、资产管理、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

    1、工程咨询业务

    工程咨询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行业,为工程建设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包括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环境业务、综合检测、项目管理等,业务领域涉及公路、桥梁、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工程咨询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为工程的实施提供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2、工程承包业务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模式。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指受业主委托,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负责。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工程咨询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依靠已经建立的各种业务渠道、信息网络和客户关系,广泛收集与自身业务有关的项目信息,并指派专人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跟踪工作。公司获取工程咨询业务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参与公开招标针对客户公开发布的招标公告信息,由各业务单元实施投标,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对投标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2)接受客户邀请招标公司在工程咨询行业内具备一定的声誉和优势地位,一些项目的建设单位会向公司发出项目投标邀请,公司通过投标方式承接业务,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对投标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3)客户直接委托客户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等相关规定,直接委托公司开展工程设计咨询业务。

    2、工程总承包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与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投标,项目中标后,勘察设计环节的工作由公司自行完成;施工环节中,公司主要负责施工过程管理(包括施工方案设计、关键原料采购、施工过程全程监控等),施工中的劳务则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

    (五)公司市场地位

    苏交科是国内首家工程咨询A股上市公司,在工程咨询领域市值持续领先。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在科技创新、企业资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突出。2024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苏交科分别位列第67位和第85位。

    (六)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坚定打造从传统设计院向“智库型科技企业”跃迁转型

    2025年上半年,面对传统勘察设计行业下行压力,公司坚定战略导向,坚持转型发展,以管理、业务双中台为基础,依托AI等新技术,全力打造数字化业务管理能力和算力服务能力,构建五大云平台——新型基建云平台、低空综合巡检云平台、城市安全云平台、绿色低碳云平台及物流云平台,坚定从传统设计院向“智库型科技企业”跃迁转型。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业务有所下滑,但城市生命线、多式联运、低空经济、轻量化检测、绿色低碳、路面材料等新兴业务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2、围绕智库型科技企业发展目标,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核心业务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新型道路材料国家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升级项目”、“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升级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公司紧抓“十五五”、强国等重大国省要求,“十五五”交通规划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强化智库引领,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出桥梁健康监测系列著作,助力交通强国战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技术成果“智能守护中国桥”登陆央视《探索交通》栏目;赋能南京“无人机+智慧交管”开启AI智能执法新范式,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打造民航工程首个无人化智慧材料试验室,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作为国内首份公路领域AI技术专项报告《公路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3、持续深化低空产业生态布局,创新研发低空平台,大力拓展低空业务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苏交科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低空产业生态布局,专注低空技术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作为主要参编单位参与的江苏省《低空起降场(点)布设指南》《低空空域划设(提报)指南》两项省级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是江苏省在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为江苏省低空经济安全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先后召开了管委会会议和学术委员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产业研究院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重点工作计划,策划2025年8月举办江苏省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竞赛,推进江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无人机自主运维与智能管控一体化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以下简称“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并于2025年6月13日在第九届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和首届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隆重发布。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着力于解决现有无人机巡检作业存在的效率瓶颈、数据孤岛、响应滞后、操作门槛等痛点,创新性地构建了“任务管理—航线规划—飞行监控—智能识别—数据归档”全流程智能闭环系统,依托预训练模型的AI识别能力、飞行全流程智能决策与可视化作业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全面满足复杂场景下的无人化巡检作业需求。目前公司已构建起完整的低空经济产品体系,成功研发包括“空域服务管理平台、低空监管服务平台、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在内的三大核心平台,不仅完善了公司在低空领域的技术布局,更形成了覆盖空域管理、运行监管到智能巡检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还创新研发了低空经济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平台,包含交警业务、运营养护等应用场景、AI算法仓三大模型及飞控管理,并在无人机交管领域推广应用。报告期内,该平台协助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针对“无人机+智慧交管”迅速构建体系化无人机空地联动管控整体解决方案,首创全国空地联动管控体系,拓展“巡、查、管、控、处、联”六大应用场景,并打造全国首个无人机非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无缝对接。实践数据显示,该体系应用后,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7.9分钟,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超10倍,累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00余起,大幅提升警情处置效率与交通管理效能。

    4、深化区域市场战略布局,优势领域持续发力,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新兴领域全面发力

    江苏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公司两大核心基地。报告期内,中标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江南段项目、启扬高速公路扬州西北绕城段扩建工程两个重大项目;中标G30连霍高速墟沟互通至林东枢纽段综合扩容改造项目,突破传统改扩建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三扩容、三改造”的高速公路综合扩容方案;响应江苏省“大件运输一件事”改革工作要求,打造大件运输“智能选线”品牌,助力江苏率先实现大件运输智能选线,实现“秒批”不等待、物流降本增效。中标历史上大规模也是近一年广州市场发包体量大的综合检监测项目——广州市白云区螺涌村、松南村、松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三方检测监测服务;首次中标广东省检项目——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项目;中标广州市城市道路桥梁健康监测项目和广州市国省道道路基础设施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服务设施采购项目;中标茂名市电白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实现公司在广东承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零的突破。

    在国内属地化市场拓展方面,在西北,中标第十师北屯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实现在新疆建设兵团自主承接设计咨询项目“零”的突破;中标2025年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质量检测服务项目,实现在云南省竣工复测项目零的突破;中标公司历史上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项目(1575m)——巍山至凤庆高速公路第三方服务项目。在华南,落地厦金大桥数字底座、福建漳州高新区智慧交通项目、海口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一期)项目。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布局是公司实现全球领先科技企业发展愿景的必由之路,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实践。EPTISA作为苏交科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核心载体,报告期内在全球市场挑战中逆势增长,充分发挥JSTI+EPTISA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苏交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力。

    5、汇聚资源,驱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聚焦科技创新核心战略,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加速创新能力建设,筑牢持久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公司子公司广东惠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成功获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节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盾构隧道服役期结构性能演化机理与协同维护技术”等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司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IRF国际道路奖提名奖1项,省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奖2项。公司主编的4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此外,公司致力于成为一个行业领导者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完善ESG策略体系,积极提升ESG治理水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的经营决策当中。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获WindAA评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企业资质优势

    苏交科拥有工程行业各领域高等级资质,包括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工程咨询综合甲级资质;工程咨询专业、专项甲级资质(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水运(含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城市规划、电子、信息工程(含通信、广电、信息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咨询);测绘甲级资质;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公路工程综合、公路工程桥隧工程、交通工程、水运工程材料类和水运工程结构甲级试验检测资质。

    2、品牌和行业地位优势

    苏交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性、引领性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安全咨询、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运营养护、资产管理、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

    苏交科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授予“创新型企业”称号;2017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2018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2022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成为十家荣获省长质量奖的企业之一,系江苏省交通领域第一家获得该荣誉的企业。

    2024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苏交科分别位列第67位和第85位。

    3、科技创新优势

    苏交科坚持自主科技创新,先后申请并获准成立了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40余个部省市级科研平台,覆盖了公路、城轨、环境、节能减排、水运、地下工程及智能交通等领域。

    依托科研平台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攻关、试验检测和产品开发工作,获得国家和部、省级以上的成果奖励610余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200余项;先后组织、参与了210余项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京沪高速、沪宁高速、宁杭高速、南京地铁、润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

    4、人才团队优势

    集团坚持以奋斗者为本、高绩效高薪酬的价值趋动体系,激发员工活力和创造力,打造了一支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十百千人才计划、“六大高峰人才”高层次人才、“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双创计划”的人才队伍;构筑敏捷文化,提升员工自我发展动能,集聚全球优秀的知识、能力和资源,持续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2006年苏交科成为国家人事部批准的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省级科研院所,2009年被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列为“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单位。

    5、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势

    苏交科坚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拥有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的“国家引进智力示范单位”称号。苏交科先后引进了全套美国SHRP、GTM等试验设备,涉及SMA、Superpave、OGFC、改进的AC等沥青混合料技术。通过对国外先进沥青路面综合技术的积极引进、消化及大胆创新、持续改进,相关技术在国内交通领域应用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苏交科还与丹麦科威、日本阪神道路公团、日本PASCO株式会社、德国轨道技术研究院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与高端资源的对接,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前瞻性技术研究及相关共性技术研究工作,为公司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与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国际化能力优势

    公司在2009年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安哥拉公司,此后又相继设立了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海外分支机构,2013年成立了海外部。2016年完成了对国际知名企业——西班牙Eptisa公司的跨国并购。西班牙Eptisa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西班牙历史悠久的工程咨询服务公司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工程咨询公司,公司业务涵盖水利、环境、交通、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工业建筑和能源等。在全球超过2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6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同时是欧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Eptisa在西亚、东欧、南亚地区运营多年,尤其在“一带一路”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布局,十分熟悉当地的投资环境与运行准则。

    未来,苏交科将持续立足本地、放眼全球,以数据底座、正向设计打造业务中台,以管理知识及能力沉淀为管理中台,以数字化、产业化为双助推器,突破能力上限,打造行业内具影响力的智库型科技平台,助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苏交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