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熊猫乳品(300898)报收于29.37元,下跌3.13%,换手率6.69%,成交量7.68万手,成交额2.32亿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4月30日,熊猫乳品主力资金净流出1435.7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047.03万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2482.81万元。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2024年总营收7.64亿元,同比下降19.29%,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5.98%,主要因椰品与乳品贸易业务下滑。
- 机构调研要点:熊猫乳品一季度营收1.7亿元,同比下降8.27%,归母净利润1361.34万元,同比下降48.76%,主要由于贸易业务收缩及原材料成本提高。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拟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共计74,400,000.00元,预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 机构调研要点:海南厂房收购已完成工商变更,更名为海南椰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场地改扩建工作。
交易信息汇总
4月30日,熊猫乳品的资金流向如下:主力资金净流出1435.78万元,占总成交额6.2%;游资资金净流出1047.03万元,占总成交额4.52%;散户资金净流入2482.81万元,占总成交额10.72%。
机构调研要点
公司业务增长与发展规划
- 炼乳业务增长:通过新增经销商、优化区域布局实现渠道下沉,加强研发创新,满足烘焙、餐饮、现制饮品、食品工业等细分市场需求,加强大客户拓展与合作。
- ToC业务发展:当前ToC业务规模较小,主要通过联营公司优鲜工坊布局,24年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 新品研发与销售: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陆续推出奶油、奶酪、乳基底系列新品,已有部分新品形成销售,但上规模仍需时间。
- 海外业务:公司产品均在国内市场销售,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受关税调整影响。
- 品牌建设:公司专注深耕炼乳领域,获评“中华老字号”,将持续开展产品开发、品牌推广、市场拓展工作。
- 电商平台:公司在拼多多、天猫、抖音、阿里巴巴均开设旗舰店,产品多通过专做茶饮和烘焙类别产品的线上经销商销售。
- 市值管理:公司审议通过《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将采取措施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 海南厂房收购进展:股权转让价款已支付,工商变更已完成,更名为海南椰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场地改扩建工作。
- 原材料价格波动应对:公司已建立较为成熟的原材料采购策略和体系,通过储备多家供应商、替代原料开发及合同锁价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波动风险。
-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深挖炼乳业务潜力,强化大客户协同,持续培育奶油奶酪、植物基的第二增长曲线。
- 乳品贸易业务收缩原因:乳品贸易涉及大宗商品交易和汇率波动风险,目前阶段为控制风险,交易策略较为谨慎,业务规模下降。
- 主要客户:公司直销客户主要为大型食品制造企业,如古茗、香飘飘、李子园、蒙牛乳业、味全食品、立高食品、喜之郎、和路雪、益禾堂、挪瓦咖啡等。
- 一季度业绩下降原因:一季度营收1.7亿元,同比下降8.27%,归母净利润1361.34万元,同比下降48.76%,主要因贸易业务收缩及原材料成本提高。
- 产品矩阵发展模式:公司目前仍以炼乳类产品为核心,并有奶油、奶酪、乳基底、零食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 分红计划:公司将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后两个月内完成利润分配事宜。
- 零售渠道:公司零售产品主要通过经销方式进入商超渠道、便利店系统及零食量贩店,主推炼乳、奶酪爆米花等产品。
- 2024年业绩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2024年总营收7.64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分别同比-19.29%/-5.98%,公司将通过巩固炼乳基本盘,持续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优化供应链收窄成本端风险。
- 定制化产品开发:通过渠道细分、客户协同与技术创新,从性能、口味、包装等多方面配合开发,强化客户服务。
- 新店开设减少对订单影响: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经销商进入餐饮渠道,主要经销商渠道没有丢失,但订单量有一定下降。
- 管理费用上升原因:主要来自并购南杭药业的相关费用及新公司可宝科技运营的投入。
- 线上销售与用户体验提升:公司在天猫、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品牌官方旗舰店,并开展场景化内容营销。
- 业绩季节性波动:公司产品下游为食品消费,应用场景广泛,季节变化不明显,但通常节假日消费增长,公司销售量会受到商家提前备货影响提高。
- 中报业绩预期:公司对未来二季度业绩表现保持谨慎乐观,后续进展敬请关注公司公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