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金隅集团(02009.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业绩表现
2024年,面对内外部严峻挑战和重重压力,本公司深入落实「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要求,围绕「效益提升年」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增效益、强管理、抓创新、促改革等各项工作,顶住下行压力,克服困难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报告期内累计完成营业收入人民币110,711.8百万元,同比增加约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人民币555.2百万元,二零二三年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5.3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0.15元,较二零二三年的基本每股亏损约人民币0.08元增加约人民币0.07元或约87.5%。
业务表现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水泥业务聚焦精益运营,实现降本增效29亿元;坚决反「内卷」,引领行业生态修复;稳步推进兼并重组及产业链延伸,完成黑龙江双鸭山水泥公司收购;著力补齐资源短板,年内新增矿山资源3.9亿吨,新增骨料产能1,670万吨。混凝土业务强化应收控降,首次实现应收账款增量和存量「双下降」。新型建材业务持续扩大优势产业布局,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集成营销模式,拓展「天坛整装」服务范围,非房建市场业务占比超60%。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房地产开发业务坚持「稳住项目利润,去库存防风险,提高发展质量」,积极推进自有土地统筹利用,加快库存去化;谨慎择优拿地,先后获取朝阳十八里店、丰台科技园、通州土桥、唐山机械厂四宗优质地块,全年合计增加土地储备约27.3万平方米(权益面积)。物业经营管理业务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写字楼出租率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产业园区、酒店度假等业态经营稳中有升。存量资产盘活取得新突破,智造工场公募REIT项目发行取得证监会准许注册批覆和上交所无异议函。
2024年,本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产品图谱持续扩大、收入规模逐步提升,「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首次发布「金隅·星逸」折叠式组合建筑创新成果,全年获专利授权458项,新增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定绿色低碳转型方案,印发《碳排放权管理办法》,11家企业获评重污染天气绩效A级/引领性企业,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金隅集团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和北京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十佳案例,环境、社会及治理继续在国内建材行业处于引领地位。
业务展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关税壁垒增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建材行业仍呈现「需求持续下降」的运行特征,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仍在持续调整中。本集团既要正视困难问题,更要抢抓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是2025年国家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等,以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将为建材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将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进一步加快去库存,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强有力支撑。
面对上述挑战和机遇,本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持续落实「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突破年」这个首要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水泥业务加强区域协同,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引领行业自律,提升经济效益;加大优质矿山资源储备,探索海外发展实施路径,稳妥拓展骨料、商混、新能源、环保产业等产业链,持续推进重点区域兼并重组,巩固京津冀乃至北方行业龙头地位。混凝土业务积极拓展混凝土预制品部件新赛道,深耕混凝土新材料高端领域。新型建材业务聚焦功能性建材,加快新材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坚持科技创新和并购整合「双轮」驱动,孵化前沿新材料产业,打造第三增长极。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房地产开发业务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建设,打造业务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产品力,以金隅「好房子」产品系「硬控」区域市场;制定个性化方案,加快库存产品盘活、去化,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物业经营管理业务持续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提高楼宇、酒店、商业、园区等各业态的经营质量和效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