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银龙股份(603969)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0.54亿元,同比上升11.1%,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上升37.94%。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8.51亿元,同比上升16.47%,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6798.37万元,同比上升27.17%。本报告期银龙股份应收账款上升,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32.45%。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4年净利润为盈利2.47亿元左右。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18.46%,同比增22.5%,净利率8.23%,同比增24.1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6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5.32%,同比增16.39%,每股净资产2.86元,同比增8.3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2元,同比减49.36%,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40.0%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为49.21%,原因:本期新增光伏项目推广服务费。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236.66%,原因:本期银行借款以及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福费廷增加导致本期利息支出增加。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73.15%,原因:本期购买定期存单到期的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328.04%,原因:本期承兑票据贴现以及信用证福费廷较上年同期增加。
- 应收票据变动幅度为31.01%,原因:本期客户以票据结算的回款方式增加。
- 应收款项变动幅度为32.45%,原因:本期公司销售量增加,新增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增加。
- 其他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33.9%,原因:本期期末待抵扣税款金额减少。
- 在建工程变动幅度为-44.01%,原因:上年期末子公司本溪银龙新建光伏安装设备于本期转至固定资产。
- 使用权资产变动幅度为3359.81%,原因:本期新增房屋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租赁。
- 商誉变动幅度为-100.0%,原因:本期转让宁夏中源股权。
- 其他非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79.82%,原因:本期购买资产预付货款增加。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为83.16%,原因:本期银行短期借款增加。
- 应付账款变动幅度为43.64%,原因:本期应付运费以及材料采购款增加。
- 合同负债变动幅度为-37.46%,原因:本期期末预收货款较上期期末减少。
- 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为43.35%,原因:本期计提奖金增加。
- 应交税费变动幅度为144.67%,原因:本期期末未交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增加。
- 其他应付款变动幅度为-33.38%,原因: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已解锁部分对应回购义务解除。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86.2%,原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减少。
- 其他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37.7%,原因:本期期末预收货款较上期期末减少。
- 长期借款的变动原因:本期银行长期借款增加。
- 租赁负债变动幅度为4511.23%,原因:本期新增房屋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租赁。
- 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幅度为-88.58%,原因:本期马来西亚银龙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影响。
- 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为11.1%,原因:(1)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产业: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产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1.07%,主要是公司为雄商高铁项目提供的相关配套服务于本期实现较大收入;同时公司为北京至大兴R1线提供的高铁板、为深圳地铁、广州地铁提供的地铁板以及配套生产的轨道板、轨枕智能化装备于本期实现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预应力产业:本期预应力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03%,主要是预应力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6.62%。
- 营业成本变动幅度为6.66%,原因:预应力产品、高铁轨道板、地铁轨道板销售量增加以及轨道板相关配套服务成本增加。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公司去年的ROIC为9.07%,资本回报率一般。去年的净利率为8.23%,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一般。
- 融资分红:公司上市10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6.89亿元,累计分红总额5.44亿元,分红融资比为0.79。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总资产仅为6.55%、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25.85%、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0.41%)
-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338.16%)
- 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已达764.81%)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3.31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39元。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轨道板产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源于技术研发先发优势、全国化生产基地布局、智能化生产体系创新及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深度融合。自 2012 年深耕轨道交通用混凝土制品领域以来,公司通过在河北省河间市设立高铁轨道板研发试验基地,深度协同国铁集团技术部门及科研院所,完成 CRTSIII 型无砟轨道板从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突破,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对轨道板生产装备及工艺进行改进,获得了相关使用和管理单位的高度认可,具备深厚生产管理经验。 公司目前在河北河间、安徽淮北、河南平顶山、江西赣州、上铁芜湖、天津宝坻、山东济南、甘肃兰州、广东阳江等地成立多个混凝土制品生产基地,能够为当地及周边区域铁路提供所需轨道板。同时,公司自主设计的 CRSD-2025 自动化轨道板生产线已在多个轨道板生产基地推广使用,使轨道板的固定资产重复投入建设减少,产能提高。未来,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智能建造与绿色升级,强化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