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19日泰和新材(002254)发布公告称源乐晟林浩、国海证券张铭、国信证券杨林 薛聪 余双雨、财通资管郭齐坤、中泰证券王胜涛 赵占岐 孙颖、东证资管向仕杰、华创证券王鲜俐、招银理财彭治力、万家基金雷寅嘉于2025年2月19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介绍一下公司业务的情况?
答:去年氨纶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价格都是透明的,从价格来看一直在往下走,我们看销量增幅还可以,国内的需求行业统计数还没出来,应该百分之十是有的,我们的增幅是二十多,问题就是价格太卷,行业内赚钱的凤毛麟角,这块业务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年,把我们芳纶赚的钱基本上都亏掉了。芳纶的量总体也在增长,价格也在降,价格降幅综合起来看比氨纶也不小,这个行业的需求增速可能没有氨纶快,我们量的增幅也比行业的要大,我们的市占率在提升,但是价格方面比较差,因为这个产品最早的国外厂家现在也加入了价格战的战局。我们的优势是竞争手段相对还可以,基本上我们是走到了终端,最早是防护,比较典型、有代表性,我们通过终端客户的开发来拉动销量增长,去年我们引用到工业过滤领域,所以去年防护的增长不明显,过滤的增幅比较大,这方面价格在历史上也是低位。以往年份,价格这么低我们可能也不赚,去年是因为一是我们走到终端本身份额比较稳固,二是价格比同行相当于有一个溢价,我们成本也下降了,所以单纯工业过滤这块领域我们也赚钱。我们这种方式在现在这种形势下,相对来说对我们比较有利,因为去年国内也有两三家新企业投产,他们刚出来基本上就是在低端领域上量,在以往,价格做的足够低就能拿到份额,但是现在价格便宜也不一定能打开局面。对位相对来说玩家更多,形势更复杂一点,特别是光缆领域,我们也是通过开发一些新的用途,包括差异化市场,来维持盈利。光缆主要是走量,盈利主要是靠防弹、橡胶、复合材料等。这是我们几个大的业务,小的业务像我们有两个公司,民士达和泰和兴,是芳纶下游,总体来说还可以,民士达销量、收入、利润都在增长,泰和兴基本上也差不多,但它增幅没有民士达那么高。其他的增量业务,像锂电隔膜去年一直是在走验证,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有几家客户验证程序基本走完,现在在谈商务,有一家客户签了意向性的合同,我们产业化的装置设备安装完了,今年上半年开车;绿色印染去年一直是在优化工艺、找自己的发展方向,今年的目标是找一个突破口,适合它的领域,把量做起来;还有个项目是芳纶纸复合材料,去年基本上是在进行工艺及流程优化,去年年底这个工作基本做完了,也拿到了订单。
问:氨纶现在产能还是十万吨?
答:对。
问:有说宁夏产能一直没开起来?
答:它没开满,有个车间没开。
问:是技术问题还是需求问题?
答:主要是需求。
问:现金流是盈亏?
答:总体来说去年是亏一点现金流。
问:间位和对位毛利率有差异?对位好一些?
答:现在间位比对位要好一些,对位竞争更激烈一些。
问:对位的需求理论上比间位好?
答:它需求的大头是在国外,因为这两年上的主要是中国的企业,但它的主要市场是在欧美。
问:原来间位基本上完成了百分百的自给,间位的市占率比较高,对位前几年还有进口嘛?
答:现在对位我们的市占率也不低,光我们自己就有五十左右。
问:间位相对来讲没那么恶化?对位可能还是供给的人多了?
答:主要是供给的问题,再一个是玩家不一样。
问:芳纶去年体量的增长大概是多少?
答:平均下来应该在二十多。
问:行业增速是要低一些?
答:对,现在还没统计出来。
问:芳纶现在是五万吨的产能?
答:没有,现在两个加起来是三万二。
问:原来的计划是到 2025年底各两万?
答:目前来看要稍微减一些。
问:氨纶行业会有提价吗?
答:节后大家都提了一次价格,目前来看大厂执行的比较好,小厂执行的一般。
问:我们库存还比较高吗?
答:还有一到两万吨。
问:氨纶感觉最差的时候过去了?
答:去年从历史上来看是最差的一年,我们原来的分析是今年上半年会比较难,下半年可能会有点改观,这个准不准还不一定。
问:今年对氨纶的量有什么样的增长预期?降本上有多少空间?
答:量是希望能增长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原来也没开满。降本方面我们主要是提负荷、提效率。降本是一方面,提品质也很重要。
问:烟台这边差异化产品做的比较好,宁夏会往这个方向走?
答:宁夏也有,我们有些差异化的产品很贵,就是量比较小,我们最贵的也卖十多万。
问:氨纶今年的目标?
答:目标肯定是减亏,现金流要保住。
问:刚刚提芳纶各两万吨,是产能规划?
答:是以前产能的规划。目前市场是在变化,现在的产能是各一万六,目前来看到年底基本够用。
问:间位去年四季度是有涨价?
答:去年间位是有个特定领域涨过,后来因为又有新的投产,现在来看估计变化不大。
问:芳纶而言目前没有什么涨价的可能?
答:目前来说看不到,对我们来说,因为每个领域的价格差得还挺大,产品结构可能更重要一些。对我们来说今年因为有新的玩家,首先是保份额、稳价格。
问:间位、对位的价格情况?
答:去年价格变化也挺大。
问:价格在十万以内?
答:间位均价在十万以内,对位可能十万上下。
问:我们原材料都配全了?
答:没有,原料现在刚上了一个,间苯二胺。酰氯今年会开工,对苯二胺我们现在在优化工艺路线。
问:现在产品的竞争格局没有之前好?
答:对,有一些变化。有几方面的原因,因为最早海外同行是不怎么卷价格的,现在他们也开始卷了;二是不管是业内的,还是新的进入者,都在上产能。
问:这两年新进入者比较多?
答:新进入者比较多,而且还有很多没开的,也有看形势不好停掉的。
问:隔膜比预期慢一点?
答:要慢一些吧。因为这两年锂电这个行业变化也很大,不管是基膜还是陶瓷涂覆,价格跌得都很快,电车的价格也很卷,大家对经济性的关注度比以前更高,这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最早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不是这么深,觉得只要产品做的好验证起来应该很快,但是实际上没那么快,特别是做循环的话,半年算短的,两三年很正常。现在好在有一些客户验证是通过了。
问:现在比陶瓷涂覆价格差多少?
答:现在中试线不太好比。
问:反正现在量还是比较小的?
答:对。
问:绿色印染这方面,比预期慢是什么原因?
答:拿到技术之后,我们最早的期望是能迅速完善,对原来的传统印染做一个全面的替代,只要是用棉的,不管染什么颜色、不管用在哪个方向,希望都能比传统染色好。从目前来看,短期内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传统染色通过上百年的沉淀,有些指标还是很完善的,我们在短期内要全面超过不太现实,有些是可以,但有些颜色可能不太行,在整个 24年,我们工作的方向有点偏,不是按照正常企业经营的思路,有点类似研发的思路,25年我们就是先找一两个重点方向,有一些有优势的领域先做起来,慢慢优化。
问:智能纤维那块怎么样?
答:智能纤维相对来说比前面说的更前沿,目标是做智能穿戴,把显示器、移动终端做到人身上,但这是未来,现在是我们承担了个柔性显示器的国家课题,那个过程还很长。现在主要是用在一些智能服饰,像比较炫酷的夜跑服、夜跑鞋,这些领域跟国内很大的一个造鞋工厂在合作,现在是先做了一批小样,他们在找他们的客户在推,如何客户接受的话逐步放大,这个可能进展的比较快;二是在汽车领域的一些内饰,跟比较大的品牌在合作研发,这个周期比上一个会稍微长一点;三是纤维锂电池,是在跟做 VR眼镜的一些公司在合作。
问:绿色印染是做什么的?
答:我们是有个配方,相当于把纤维或者面料处理之后,它的染色会比较快,并且在染色过程中基本不用加盐和碱,污水排放比较少,比较环保。
问:做这个的初衷和契机?
答:染色行业污染很重,除了化工是中国第二大排污的行业,从全国来看染厂都在限制,基于这个,我们看到它对这方面会有改善,希望用这种方法替代部分传统染厂。
问:主要针对面料是棉?
答:生物基的都可以,棉、粘胶、羊毛、麻、丝绸等。
问:涤纶、锦纶那些?
答:现在是不行,混纺的如果棉花含量高也可以。
问:目前没有传统工厂改成我们这种方式?
答:没有,现在是我们自己有个示范工厂在做。
问:全部替代了空间还是很大?
答:对,我们当时选它主要是因为空间足够大,中国一年棉花消费量大概有一千万吨。
问:芳纶今年量的增长水平是大概多少?
答:目标应该也是增长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问:芳纶涂覆隔膜今年整体的目标是打平?
答:对,今年的目标是先不亏钱。
问:咱们今年还有哪些新产能?
答:今年能出来的,再就是泰和化学的二胺,今年应该会投产;其他的基本上就是一些小的品类。
问:酰氯是再往后?
答:酰氯应该是明年投产,硫酸今年年底差不多
问:硫酸的产能?
答:三十万吨。主要目的不是靠硫酸赚钱,一是保证自用硫酸的质量,二是会副产一些蒸汽,用来自用。
问:现在氨纶的开工率?
答:去年整体大概在七成左右。
问:氨纶存货有减值?
答:对。
问:今年真正基本面的判断得到二季度?
答:对,至少一季度过完了,先看看开局开的如何,再看二季度有什么变化。
问:用在汽车内饰的是什么产品?
答:发光纤维。
问:是用在座椅上?
答:其实可用的地方很多,我们合作的是用在座椅的缝纫线,其实可以用在门把手、顶棚,包括车里的 LOGO。
问:咱们后面在新材料有考虑继续投资?
答:肯定要做。
问:这两年资金压力还是有些?
答:也还好,压力肯定有,总体还好。
问:芳纶纸增长这么快,主要靠什么?电力绝缘还是蜂窝材料?
答:其实两个领域都在增长。电力绝缘主要是在变压器,变压器这两年的增长还可以。它的增长一是发达国家电网改造;二是现在各地建立数据中心,要用变压器。蜂窝方面在民航、低空方面都有增长。
问:绝对占比低是吧?
答:占比还是绝缘大一些。
问:国际是反过来的?
答:国际也是绝缘稍微大一点,但是比国内的要低。
问:我们跟民士达是按市场定价?
答:我们有一个计算公式,民士达上市的时候这属于关联交易,交易所也有要求。
问:现在对位的下游,像海外在轮胎有一些用量,后面轮胎方面替代钢帘线?
答:对,特别是新能源车这方面的需求可能更迫切一些。
问:纤维锂电池的进展?
答:现在是有一个中试线,中试线毕竟是试验性的,现在主要的功能一是做优化,因为实验室是产品做出来就行,中试是要商业化,从客户的角度更加完善、更符合客户的要求;二是把成本降下来,性能提上去,让客户更容易接受,找到一些应用场景。短期来看,有几个可能突破的应用方向,一个是服装方面,现在有些服装是要用到电的,不管是电加热还是其他,有这种需求;二是智能穿戴,像 VR眼镜,它是要用到骨架材料、电源,这些领域也在探讨。
问:主要是跟复旦合作跟终端客户推进?
答:复旦那边主要是做基础研发,产业化是我们为主。
问:终端跟电池厂也有合作?
答:那个跟电池厂合作不大。
问:彭教授的新成果跟我们关系大吗?
答:我们原先有一个合作协议是针对智能纤维的。
问:商业化是什么样的时间进程?什么时候商业化有结果?
答:这个再看,基本上也是边做边看。这种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前沿的,周期会偏长。
问:目前有化工联合减产,我们这个行业后面有没有可能有?
答:这个说不好。
问:PTMG和 MDI哪个压力会更大一些,他们涨价的话?
答:PTMG年前涨了一波,氨纶厂普遍不太接受。
问:MDI占比更高一点?
答:PTMG占比更高。
问:绿色印染比传统印染的成本能做到更低?
答:综合下来应该差不多,我们现在的成本高,是因为量还没做起来,做起来比传统印染成本可能会低一点,但是不会低太多。
问:是觉得能替代?
答:我们做这个就是觉得能替代。
问:现在产品就你们自己在做?
答:对,有示范工厂,产品也在推广。
问:质量上还需要做一些调整?
答:对。现在它的品质,不同的颜色、组分,肯定是不一样的,现在是我做哪一个东西,客户能接受,可能不同领域也不一样。比如衣服和家纺的要求肯定不一样,内衣和外衣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
问:染料是从其他地方买?
答:对。
问:只要用传统的染料都可以?
答:对,活性染料。
问:我们主业这块,纤维价格的波动比较小?
答:这两年价格波动比较大,特别是去年。一方面是经济形势不好,国外企业想把丢掉的市场份额抢回来;二是现在新上的也比较多,要保份额。
问:现在对价格的策略?
答:价格是市场定价为主。
问:现在氨纶行业大概的开工率?
答:整体来说大概在七十到八十。
问:两个基地,宁夏开工少一些?
答:宁夏那边少一些。
问:宁夏那边成本比老基地差多少?
答:会低一些,有两三千的优势。因为做的东西也不一样,那边偏大宗一些,大批号;也有高附加值的,但那种量比较少。
问:后面氨纶有扩产的规划?
答:暂时没有,但是我们对工程技术迭代有一些探索,万一有需要我们会启动,暂时不会。
问:芳纶下游需求,哪些领域好一些?
答:整体需求一般,看不出哪个行业比较火。
问:芳纶需求增速大概多少?
答:全行业的数据还没看到,估计会在百分之十以内。
问:芳纶涂覆验证结束,商业化大概要走多久?
答:那个不好说,有些刚开始,也有谈了大半年了的。
问:现在芳纶占锂电的大概比例?
答:很少。
问:通过验证的现在主要是动力?
答:储能也有。
问:三元方面?
答:也有铁锂,不同领域大家的诉求不太一样。像动力电池,大家需要的是热蔓延的时间越长越好,出问题后给大家逃生的时间,而且它对穿刺挤压等都有要求;储能因为放在那里不动,基本上挤压的风险不是太高,对循环寿命可能会有一定的要求。
问:这段时间新出的复旦的那个技术和我们的纤维电池有关联吗?
答:我觉得关联不是很大,那个主要是用在液态电池,车和储能可能更关注,在电池寿命即将结束时可以提高循环寿命,我们的纤维锂电池目前还不到那个地步。
问:怎么开始合作的?
答:最早我们是联合承担了个类似的课题,对他们来说,产品做出来之后如何产业化不太擅长,我们正好是做纤维的,在产业化方面有些经验,最后走到一起。
泰和新材(002254)主营业务:专业从事氨纶、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衍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泰和新材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23亿元,同比上升0.43%;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45.75%;扣非净利润5467.72万元,同比下降76.87%;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71亿元,同比上升0.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60.82万元,同比下降47.0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81.29万元,同比下降66.77%;负债率46.44%,投资收益3242.69万元,财务费用-705.21万元,毛利率17.0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