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19日星湖科技(60086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14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管宸昊、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邱泽林 陈杰涛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2024年度经营情况如何?
答: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90亿元,同比增长0.48%;实现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37.74%;实现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38.38%。
公司2024年度经营情况请留意拟于2025年4月22日披露的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
问题2、星湖科技未来战略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产业领域,做强做优动物营养、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板块,在生物医药、食品营养和植物营养实现创新突破,并前瞻布局合成生物技术、发酵新技术等新赛道、新技术。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以生物发酵为基础,大力探索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丰富下游应用场景,致力成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导者。
问题3、公司与伊品生物重组后的融合情况
2022年,公司完成对伊品生物的重组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赋能管理,包括完善公司治理、拓展融资渠道等。通过一系列赋能管理举措的实施,重组后伊品生物财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资产负债率持续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明显,整体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问题4、公司联合投资设立的研发总部广新生物进展情况如何?
星湖科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星湖科技和参股子公司广东省广新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在深圳市设立的广新生物智造技术创新(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新生物”),作为星湖科技和伊品生物的研发总部,为提升公司源头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星湖科技工业微生物应用研究、高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成国内生物发酵领域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目前,广新生物EPC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初步验收,工业微生物与生物智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式启动。同时聚焦“工业微生物与生物智造”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推进研发项目的开发与引进。
问题5、请问公司如何看目前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及公司的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在下游饲料、养殖行业需求长期增长,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氨基酸行业具备持续发展的空间。
从竞争格局来看,氨基酸发酵行业近年来处于整合期,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优质资源逐步向行业内龙头企业聚集。
展望行业未来的发展,星湖科技展现出了一系列优势
一是,面对头部竞争格局,产能规模、市场地位决定行业话语权。完成战略重组后的星湖科技主要产品产能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全球竞争力大大增强。二是,氨基酸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具有一定资金壁垒。星湖科技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金实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三是,产品组合丰富程度和新产品储备,将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组后的星湖科技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新产品研发布局更具前瞻性,竞争策略组合也更灵活,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第四,生物发酵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对国家保障长期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对氨基酸发酵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对公司未来的竞争优势充满信心。
问题6、公司未来在分红方面有何计划?
2022年底,星湖科技与伊品生物完成战略重组后,公司实现了较大规模利润。2023年度公司以每10股派现金红利3.8元进行利润分配,现金红利分配总额为6.31亿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3%。
公司每年将根据当期的经营情况和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计划,在充分考虑股东的利益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公司的短期利益及长远发展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在确定现金分红方案时,公司会综合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政策。
问题7、公司将如何做好市值管理?
公司将积极响应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的政策指引,加强资本市场政策工具研究,结合公司情况,逐步开始和推进市值管理,积极主动探索市值管理发展之路,适时合理运用市值管理工具,以监管政策的有效落实为基础,推动丰富和完善市值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
星湖科技(600866)主营业务: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生化原料药及制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星湖科技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27.9亿元,同比上升0.48%;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上升38.38%;扣非净利润7.62亿元,同比上升62.99%;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3.03亿元,同比下降3.5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下降34.0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2.39%;负债率45.73%,投资收益59.76万元,财务费用5839.35万元,毛利率15.7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5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699.3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37.9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