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17日海泰科(301022)发布公告称财通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邢重阳于2025年2月17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当前公司直接跟主机厂合作多,还是跟Tier1合作多呢?
答:公司采用直销模式,目前客户主要为国内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订单主要来源于tier1,包括延锋(Yanfeng)、佛瑞亚(Foria)、埃驰(IC)、劳士领(R?chling)、萨玛(SMG)、彼欧(PlasticOmnium)、格拉默(GRMMERG)、安通林(Grupontolin)、麦格纳(Magna)、安道拓(dient)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内外饰件企业;tier2的订单占比较少,另有部分新能源汽车模具订单是与主机厂直接合作,比如吉利、比亚迪。从2024年1-9月接单来看,tier1订单占比约87%,主机厂订单约12.5%,tier2订单占比约0.5%。
问:当前国内汽车模具市场空间多大,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哪?
答:(1)汽车注塑模具市场空间1)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4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汽车工业庞大的产销规模为上游汽车模具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2)在双碳背景驱动下,社会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塑料为材质的零部件在汽车中的应用占比还在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新车型对注塑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定制化需求逐渐增多,对内外饰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内外饰模具的质量、数量需求也逐渐提高。据统计,在一款新车中,需要汽车注塑模具约500套,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中,注塑模具在汽车模具中的占比达到60%,就国内而言,目前国内汽车轻量化程度相比国外还处于较低水平,注塑模具占比不足40%,大幅低于国外的60%,但这也预示着注塑模具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汽车注塑模具行业壁垒模具行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大行业、小企业”格局特征,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模具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在大型、高精密注塑模具细分行业,有实力的竞争者也越来越少。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型、高精密注塑模具细分行业存在着行业壁垒1)技术与人才壁垒注塑模具属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定制化产品,对企业的设计研发水平、生产加工精密度、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有很高要求。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是注塑模具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人们对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汽车主机厂商为代表的下游客户对零部件供应商和模具产品的性能、质量要求也更为严苛,而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逐渐缩短。模具制造企业必须准确把握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持续跟踪和吸收行业前沿技术,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以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完整的制造工艺体系,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新公司由于缺乏长期技术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行业发展要求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2)品牌与客户壁垒下游汽车厂商对模具的技术和产品质量有自己的标准体系,一旦选定供应商,倾向于长期合作,呈现出较高的客户粘性。更换替代供应商往往意味着变更自己的技术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在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的情况下,引进新的供应商,很可能因为未能按时交付,或者设计风格、工艺要求不符需求,影响到新车型的开发上市进度。考虑到模具产品性能的稳定5性和可靠性,汽车厂商在选择模具供应商时一般会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整车厂和模具企业形成一种紧密合作关系,在后续同类新增和改造项目中,整车厂会优先考虑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供应商。新进入者由于缺乏市场和品牌积累,短时间内很难进入汽车厂商的供应链。3)管理壁垒模具制造大多是针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生产,属典型的离散制造,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长,活化劳动比重大,平衡生产和企业管理的难度大。不同客户对模具的技术、产品规格、工艺精度和交付期限要求往往差异很大,生产商必须具备较高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以适应“精、专、特”的发展要求。模具企业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组织研发、设计、生产和检验等部门力量,并在原材料采购、销售订单管理、作业流程管理和装配试模等环节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更高的综合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新进入模具行业的企业,短期内难以组建起高效的管理团队和稳定的管理机制,较难获得客户的认可。4)资金壁垒注塑模具行业具有固定投资较大、制造交付周期较长的特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建厂初期,企业需要购买专用生产加工设备,因为对精密加工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高,目前主要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通常单台设备售价高达数百万,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由于订单获取、设计、生产、发货到最终销售款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所以对企业的生产营运资金需求较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在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因此要求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具有较强资金实力。3、请整体介绍一下公司“模塑一体化”发展战略?公司作为汽车注塑模具行业的领头企业,专注于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与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营运模式与盈利模式。“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是公司为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对“模塑一体化”、“一站式采购”的服务需求而新增改性塑料的生产加工能力。该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改性塑料的规模化生产,从而抓住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车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利润点。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更深度的开发客户需求,从前期项目设计、中期模具6试模和后期塑料零部件量产三大业务场景切入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从模具定制到塑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的“模塑一体化”全方位解决方案,这既可以为客户减少项目开发成本,也可以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这种差异化服务立足于汽车模具行业、占据独特竞争优势,可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4、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预期如何?公司未来三年业绩预期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汽车注塑模具业务公司首发募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已于2023年投产,2024年及以后年度模具产量将稳步增长,达产后产能预计在每年1000套左右。但汽车注塑模具属于高度定制化的产品,从设计、生产、交付验收,到最后的收入确认的期间较长,公司新增产能预计在2025 2026年陆续开始确认收入。(2)塑料零部件业务目前,海泰科(泰国)公司正在进行二期厂房建设,预计2025年可以投入使用,新厂房达产后,将新增产值1亿元左右。(3)高分子新材料业务公司可转债募投“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建设期,预计2025年开始试生产,预计2027年完全达产。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平均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74,500.00万元,净利润7,368.15万元。5、公司未来毛利率的展望如何?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属于高度定制化产品,毛利率均会根据模具的大小、精密性高低、复杂程度,及客户工期安排等因素出现一定的波动,近年来,随着下游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厂房、设备折旧及人工费增加,公司预计未来毛利率将略有小幅下降,公司也将通过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保持合理的利润率
海泰科(301022)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海泰科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09亿元,同比上升21.47%;归母净利润3071.67万元,同比下降0.64%;扣非净利润2238.16万元,同比下降18.24%;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0亿元,同比上升38.0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19.22万元,同比上升4249.1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020.06万元,同比上升1064.13%;负债率45.44%,投资收益734.95万元,财务费用2028.38万元,毛利率21.27%。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83.92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