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13日振华新材(688707)发布公告称广发证券纪成炜于2025年2月11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简单介绍公司2024年业绩亏损的原因及2025年改善措施?
答: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和收入同比大幅下滑,出现亏损,主要是三元正极材料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
销量方面,受宏观环境、市场结构和需求影响,2024年度公司产品销量出现明显下滑,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成本和停工损失增加。
售价方面,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产品价格相应调整,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改善措施2025年,公司重点加快推进完成6系三元材料在主要客户需求计划的同时,在钠电、磷酸锰铁锂方面加速推进产业化,紧密围绕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所需材料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降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问:请如何看待三元材料明年市场需求情况?
答:结合应用场景来看,在车端,今年推出的大增程电池,其纯电续航提升至400公里以上,基本可覆盖日常出行,同时辅以油箱缓解里程焦虑。目前众多车企纷纷推出搭载大电池的增程式车型或计划加大增程式车型的研发投入。基于能量密度和循环要求,大增程电池目前主要使用三元电池。此外,从固态电池、低空等高能量密度应用场景来看,也有利于三元材料,预计明年三元材料的装机量市占率会增加。
问:请公司现有产能及扩产计划?
答:公司现有产能6.6万吨/年,其中高镍三元产线为2.6万吨/年,其余的4万吨/年为中镍及中高镍三元产线兼容生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扩产计划沙文一期技改项目持续推进中,建成后将新增1.6万吨/年正极材料产能;义龙三期项目将根据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审慎把握推进节奏。
问:请公司目前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情况?
答:三元材料方面公司的新一代6系高电压快充三元材料进展顺利,已经在部分客户批量供货。公司利用固体电解质改性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设计,其中适用该体系的超高镍9系已实现百吨级出货。针对固态电池体系的超大单晶高镍正极材料,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的定制化样品制备,目前已成功送样。
钠电材料方面公司的聚阴离子体系产业化进程加速,层状氧化物体系产品性能提升及市场推广进展顺利。
针对半固态/凝聚态/固态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的应用场景,已跟多家头部客户深入合作,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材料定制开发。公司自主研发的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具有粒径小(纳米级)、空气稳定性好、离子电导率高、分散性好的特点。
同时,为满足不同固态电池应用要求,公司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开发了多晶及不同尺寸的单晶正极材料,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好,首效高,容量高,已实现吨级批量生产。
针对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循环和安全可靠的正极材料,目前已实现百吨级生产销售。
公司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已完成中试验证。
问:公司近期有并购重组之类的计划吗?
答:暂时没有相关计划,未来如涉及相关重大事项,公司会严格按规定进行披露。
振华新材(688707)主营业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振华新材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4.59亿元,同比下降72.37%;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下降981.19%;扣非净利润-3.37亿元,同比下降920.17%;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87亿元,同比下降75.9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274.7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271.6%;负债率42.0%,投资收益-223.6万元,财务费用2364.83万元,毛利率-11.8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947.88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57.31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