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13日泛亚微透(688386)发布公告称睿远基金苏勃瑞、聚鸣投资李澄清、国海电新谢培风、方正和生投资刘硕 闫震于2025年2月11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介绍公司发展历程
答:公司成立于1995年,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简单的材料复合业务;在2002年至2013年期间公司开始承接密封件、挡水膜等业务,这帮助公司在早期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优质的汽车行业客户资源。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公司开始了解到防水透气膜产品并对此开展深入研究。2003年公司成功开发出PTFE膜与其他织物的复合技术。随着2002年我国家用轿车行业的快速成长,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并在持续多年不断地研究、试错后,于2011年成功开发出了黑色的ePTFE透气膜,在当时国内ePTFE膜品质较低且普遍用于过滤的大背景下,成为少数掌握高端ePTFE膜生产技术的厂家。由于在高端ePTFE膜及其组件领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公司引起了PE机构的关注,并于2012年至2015年引入常州赛富、武商基金、南方精工、蓝鲸资本成为股东。为公司兴建ePTFE生产线及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等支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公司正式开始在ePTFE膜及其组件的多个应用领域尝试拓展。
2015年公司完成股改,2020年10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021年通过外延扩张方式收购了上海大音希声60%的股权,将气凝胶业务拓展至军工领域,2022年发起设立了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业务,2023年使用闲置实物资产增资入股常州凌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线缆、连接器业务。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美国戈尔的紧密追随者,围绕ePTFE、SiO2气凝胶等微纳孔材料,秉承“产品多元、市场利基”的发展战略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新材料产品和服务。
问:交流公司ePTFE微透产品相关情况
答:公司的ePTFE微透产品主要有汽车透气产品、包装透气产品、消费电子用透声产品、特种膜、医疗用膜产品等,近年来透气业务稳步上升,毛利维持稳定。
问:交流公司CMD及气体管理产品相关情况
答:公司基于ePTFE膜及公司干燥剂技术创新的CMD方案,应用隔绝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方案,通过高性能红外吸湿剂和阀的结构设计组合解决车灯雾气和压力平衡问题,CMD可通过旋拧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跟车灯结合,使用CMD方案后将不需要再采用传统的雾气解决方案,大大减少了车灯的制造工序,提升了制造效率,大幅度降低了雾气解决的成本,同时免去了非环保的制造工艺,并且所有材料和产权100%国产化,实现了此领域的中国创新,产品已经被众多车灯厂广泛认可使用,用于众多主机厂车型。
同时,公司开发了一种集压力平衡、快速泄压、凝露控制三个功能于一体的 CMD 平衡泄压阀组件,该技术已被国内多个头部新能源电池厂采用,应用于多款新能源电动车型,CMD 作为一种被动的冷凝控制系统的安全模块,能够有效的改善电池包内部产生冷凝水所带来零部件腐蚀老化、绝缘性能下降、温度读取失真等问题,从而保证电池包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为整车提供电能。
近年来公司CMD及气体管理产品高速增长,形成了公司的新的增长曲线。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小额快速定增事项,募集资金将用于CMD自动化产线改造。
问:交流公司气凝胶产品相关情况
答: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丰富纳米微孔结构的新型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密度小、高比表面积、低介电常数等特点,在热学、电学、光学、声学、吸附催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使其在航空航天、建筑节能、化工工业、电子电工、交通运输、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通过多年深入研究,将SiO2气凝胶与ePTFE膜等其他辅助材料复合,不仅提升了SiO2气凝胶材料本身性能还克服了传统相关问题,极大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公司通过首发上市募集资金投资建设了气凝胶量产线,并通过外延扩张方式收购了大音希声60%股权,将公司气凝胶应用领域拓展到舰船领域。通过与大音希声的不断融合、协同发展,公司不断提升气凝胶产线的利用率,不断完善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近年来气凝胶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问:交流公司质子交换膜项目情况
答:公司联合多位投资者人于2022年发起设立了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的研发、生产,目前项目公司的研发持续推进中,2024年相关产品已实现销售。
泛亚微透(688386)主营业务: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等微观多孔材料及其改性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泛亚微透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52亿元,同比上升22.09%;归母净利润6661.47万元,同比上升13.22%;扣非净利润6622.84万元,同比上升44.1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6亿元,同比上升12.0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94.62万元,同比上升27.3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404.76万元,同比上升29.13%;负债率28.68%,投资收益-632.52万元,财务费用311.92万元,毛利率48.1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019.6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