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策略点评:科技引领市场反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2025 年 11 月 25 日周二, A 股市场延续反弹, AI 应用概念维持强势;国债期货市场偏弱震荡;商品指数上涨,碳酸锂和贵金属领涨。
一、市场行情分析
1)股票市场:延续反弹,科技领涨
市场延续全面反弹,小幅放量。 今日市场早盘高开后震荡走强,午后涨幅略有收窄但整体保持强势。上证指数全天围绕 3870 点波动,收盘报 3870.02 点,上涨 0.87%;深证成指表现更优,收盘报 12777.31 点,上涨 1.53%;创业板指领涨主要指数,盘中一度涨超 3%突破 3000 点,最终收 2980.93 点,上涨 1.77%,或显示成长股情绪显著回暖。全市场成交额 1.83 万亿,较前一日小幅放量 4.9%,合计 4297 只个股上涨,连续两日上涨超过 4000 家。
算力硬件强势反弹, AI 应用延续活跃。 今日行业指数除交通运输微跌 0.11%外均实现上涨,通信、传媒、有色金属、电子行业指数分别上涨 3.49%、 2.68%、 2.44%。细分概念方面,锂电电解液、两岸融合指数分别上涨 4.59%、 4.02%,光模块指数大涨 8.21%,近日谷歌 AI 基础设施负责人 Amin Vahdat 日前在全体大会中表示,公司必须每 6 个月将 AI 算力翻倍,并在未来 4 到 5 年内额外实现 1000 倍的增长,以应对持续上升的 AI 服务需求,或持续带动市场对于算力硬件板块关注度。 AI 应用板块维持活跃,板块上涨 1.91%,谷歌 Gemini3.0ProImage 模型更新提升多模态应用预期,以及阿里“千问” App 公测覆盖办公、健康等场景,或标志 AI 产业盈利逻辑理顺,打开盈利想象空间。水产指数大跌 5.93%、中船系指数下跌 0.81%,或显示市场避险情绪有所消退。
外部冲击减弱,或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近期美联储内部多位官员发声,美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风险已超过通胀。受此影响, 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在 12 月议息会议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已从一周前的约 40%快速回升至 81%,较昨日的约 70%延续回升,或推动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利好风险资产。 24 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指出中美“相互成就、共同繁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双方要保持住这个势头,坚持正确方向,秉持平等、尊重、互惠态度,拉长合作清单、压缩问题清单,争取更多积极进展,为中美关系打开新的合作空间,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此次通话或将推动两国将已经达成的共识落实为更多可见的具体成果,外部局势的稳定也或将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我们认为近期强势的板块(如 AI 应用)或受益产业催化和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双重利好,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主线。
2)债券市场:国债期货市场震荡调整
国债期货市场震荡调整。 今日国内利率债市场呈现“长端期货领跌、短端震荡企稳”的特征。 30 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 0.33%, 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8%, 5 年期主力合约收平,短端 2 年期合约逆势微涨 0.01%,收盘价分别为 115.16、 108.220、105.980、 102.422 元。
资金面维持宽松,央行连续 9 个月加量续作 MLF。 今日资金面整体宽松但边际收敛,央行通过逆回购净回笼流动性,但 MLF 加量续作释放中长期宽松信号, Shibor短端利率多数下行,资金市场未出现显著波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央行开展 3021亿元 7 天期逆回购,对冲 4075 亿元到期后净回笼 1054 亿元,但同日央行实施 1 万亿元 MLF 操作,对冲 9000 亿元到期后净投放 1000 亿元,实现连续第九个月加量续作,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宽松信号。资金利率方面, Shibor 隔夜品种持平于 1.316%,连续两日维持在 1.31%-1.32%的低位; 7 天期 Shibor 下行 1.4BP 至 1.433%,与政策利率(1.40%)利差收窄至 3.3BP,央行利率引导效果显著。 DR007(11 月 24 日数据)报 1.47%,处于 1.45%-1.55%的合理区间,资金面波动可控。
震荡格局延续,关注三大变量。 我们认为当前债市处于长端调整压力释放、短端政策托底的平衡状态,短期震荡格局难改,未来建议关注: 1)政策面:央行连续第九个月加量续作 MLF, 11 月净投放 1000 亿元,显示中长期流动性宽松取向; 2)外部因素: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报 4.04%,若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带动美债收益率下行,则国内债市流动性压力将减弱; 3)经济基本面: 11 月制造业 PMI、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即将公布,若数据偏弱,则可能强化债市配置需求。3)商品市场:商品多数上行,碳酸锂价格反弹
国内商品多数上涨。 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上涨,新能源材料涨幅居前,碳酸锂涨4.47%;贵金属全部上涨,沪银涨 2.75%;农副产品多数上涨,玉米涨 1.63%;非金属建材全部上涨,玻璃涨 1.10%;黑色系多数上涨,焦炭涨 0.98%;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镍涨 0.75%;航运期货跌幅居前,集运指数(欧线)跌 7.78%;油脂油料涨跌参半,棕榈油跌 1.69%;能源品涨跌参半,低硫燃料油跌 1.31%;化工品多数下跌, 20 号胶跌 0.98%。
储能需求旺盛,碳酸锂价格反弹。 今日碳酸锂涨 4.47%,价格反弹明显。据有连云,产业角度上,近日, InfoLink2025 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出炉,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为 286.35GWh,同比增长 84.7%。随着储能需求持续高涨,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 1 亿千瓦,较"十三五"末激增超30 倍,占全球总装机 40%以上,稳居世界第一。伴随储能需求的高速增长,碳酸锂价格或持续强势。
降息预期提升,贵金属价格上行。 今日贵金属上涨明显,沪银涨 2.75%,沪金涨1.47%。近期美联储态度有所转变,从当前的降息预期来看,市场对 12 月美联储再一次开始降息的信心正不断增加。 11 月 25 日 CME 数据显示,当前 12 月 FOMC会议降息一次的概率已达到 81%,一日前为 71%,一周前为 50%。当前降息预期的持续上行,或对贵金属价格带来了一定助力。中长期来看,全球央行购金趋势未改、美国财政赤字扩张等核心逻辑仍在,若 12 月非农数据疲软或地缘风险升温,贵金属仍有上行机会,建议继续逢低布局。
2)近期核心思路总结
权益方面, 我们认为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中美元首通话释放稳定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或将回暖, AI 应用等科技领域或将延续表现。
债市方面, 我们认为当前债市处于长端调整压力释放、短端政策托底的平衡状态,建议关注央行流动性变化、美债收益率变化、国内经济数据。
商品方面, 我们认为当前工业品市场开始由预期交易转向关注供需基本面真实情况;贵金属方面,若 12 月非农数据疲软或地缘风险升温,未来仍有上行机会。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变化,美联储降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