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子行业研究:泡沫之问:AI繁荣下的真实与过热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樊志远 2025-11-25 17:3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泡沫之问:AI繁荣下的真实与过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逻辑
我们认为当前AI发展并无明显泡沫。我们认为北美四大CSP(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高资本开支具备可持续性,且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5Q3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资本开支合计973亿美元,同比+65%,且四大CSP均表示26年CAPEX将继续提升。我们认为,四大云厂商的CAPEX提升空间来自:1)CSP自身营收与利润端的增长;2)资本开支投入比例进一步提升。25Q3四大CSP合计营收3966亿美元,同比+17%,25Q3净利润合计866亿美元,同比+6%,且净利润考虑了Meta的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一次性非现金损失159亿美元,25Q2四大CSP合计净利润919亿美元,同比+27%。23年以来,微软、谷歌、Meta毛利率基本稳定,亚马逊持续提升,四大CSP净利率均较23年持续提升。资本开支比例来看,四大CSP25Q3合计CAPEX/EBITDA达到62%,并非历史极限水平,亚马逊在历史上多个季度CAPEX/EBITDA均高于100%,3Q21~3Q22连续五个季度CAPEX/EBITDA均高于85%。资产负债表来看,四大CSP除谷歌外,负债率均较23年有所下降,并未看到明显恶化。对于Oracle、Coreweave等Neocloud企业,我们认为其高资本开支依赖模型厂的收入高速增长,以及外部融资,需要密切关注模型厂的收入变化,以及美国融资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OpenAI、英伟达、AMD等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仍然较为初期,且采用股权投资形式,较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债权形式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有所降低。
我们认为目前AItoB商业模式逐渐形成闭环,云厂商云业务受益AI增速加速,工业类部分龙头企业如台积电、UPS、沃尔玛等已经开始使用AI提升生产效率。根据Oracle,工业类企业有望通过AI进行生产设备的维护,提升5~20%的员工生产效率,同时降低15%的设备停机时间。我们认为随着行业龙头已经开始使用AI提升效率,未来其他工业类企业有望跟进,提升AI的整体利用率,带动云厂商云业务增长,实现toB端的商业模式闭环。谷歌25年10月处理token数量已经达到1300万亿。同时云厂商依靠AICAPEX投入换取OPEX减少的叙事也逐渐落地。企业微观层面来看,四大CSP营业成本/营收比例较23年持续下降,宏观层面美国软件相关行业就业占整体就业比例结束长达近20年的上升趋势,持续下降。ToC端模型厂收入增长迅速,22年OpenAI收入仅280万美元,今年有望达到130亿美元。未来消费电子端侧创新有望带动更多toCAI应用。AI模型厂对未来收入增长提升具有较大信心,据EpochAI,OpenAI预计2025年将实现130亿美元收入,2026~2028年将分别同比增长230%、200%、160%,OpenAI有望成为最快的在创立后实现营收超千亿美金量级的企业。Anthropic有望在2028年实现700亿美元营收,同时实现现金流转正,在2028年有望产生170亿现金流。另外当前美国对AI企业融资具有高度热情,Anthropic25年2月融资时估值已经提升至615亿美元,25年9月已经提升至1830亿美元。我们认为在商业模式的逐渐闭环,以及融资环境的友好,有望继续支持AI高速发展。
股价层面我们认为相较于互联网泡沫时期,当前主要AI企业的股价增长主要来自EPS驱动,英伟达股价与EPS相较于23Q1提升幅度基本一致。2000年3月31日思科股价较96年1月2日股价提升超17倍,而同期EPS仅提升95%。股价增长幅度明显高于EPS增长幅度。2025年9月30日英伟达股价较23年1月3日提升约12倍,同期EPS也提升较14倍。且目前美股一线及主要二线AI标的,以及四大CSP的forwardPE也低于24年时高点。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CSP高CAPEX有可持续性,AI商业模式逐渐闭环,AI融资热情高,当前股价增长主要来自EPS增长,我们继续看好AI核心硬件标的。
风险提示
AI模型迭代停滞;美国融资环境恶化;美国宏观经济承压;AI硬件发展及良率不及预期;中美科技领域政策恶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