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龙证券《公司深度研究:半导体设备细分龙头,固态电池&智能机器人铸造第二/三成长曲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华亚智能(003043)
半导体设备细分龙头,收购冠鸿智能注入成长动力。公司自1998年成立后历经上市前的产品升级期,深耕精密结构件,横向拓展应用领域;上市后至2024年底的快速扩张期,通过IPO及可转债等多轮融资支撑核心业务产能扩张;2024年收购冠鸿智能并基于其技术&客户积累而进入的多元拓展期,发力智能机器人以及固态电池设备等新兴领域,打造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方兴未艾,产能驱动增长确定性强。行业层面,2025年半导体需求持续复苏,长期来看具身智能革命助力芯片需求持续走高,半导体设备高景气有望延续;在美国制裁收紧与芯片自给率仍处低位的背景下,自主半导体设备及其零部件渗透率有望延续上行态势。公司层面,在钣金类结构件领域,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竞争力较强。公司IPO&可转债募集资金中6.57亿元用于扩建主业产能,有望于2025年逐步投产释放。公司配套核心半导体设备厂商且自主客户占比提升,提供定制+组装+维修的集成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供应关系粘性。此外,新能源领域业务有望受益于收购冠鸿智能后客户资源拓展。
布局固态电池干法设备,做具身智能时代卖铲人。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特点使其成为锂电池发展的必然方向。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对固态电池的需求潜力巨大且急迫。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达614.1GWh,我们预计届时固态电池前端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718-958亿元。2025年电池企业逐步进入中试阶段,产业端加速带动设备需求增长。从传统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前段环节引入干法电极技术,相较于传统湿法技术,环节少、成本低、最大能量密度高且循环性能好。公司布局干法工艺主流的粘结剂原纤化技术,提供干法电极成套装备解决方案。针对混料均匀性、连续制造效率以及减薄膜片厚度等干法工艺痛点推出对应优化&创新性设备,已获得头部多家电池企业的测试验证,并成功斩获多笔订单,客户主要为锂电池生产企业。2025年6月,冠鸿智能与海希通讯签订全固态电池200MWh生产线项目协议,设备安装预计于2025Q4启动。
智能物流方案供应商,乘东风布局智能工业机器人。冠鸿智能主业为智能仓储物流,深耕锂电行业并拓展至光学材料等行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智能仓储物流市场规模提升&锂电行业持续扩产。在大模型赋能、工业机器人由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的背景下,公司于2025年5月成立超视界机器人公司,转向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我们认为公司核心优势有二:一是技术积累在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可复用,包括自动驾驶算法积累、机器人高精度定位和操作技术以及机器人集群调度管理技术;二是基于非标定制智能物流系统的经验,冠鸿智能对制造业客户工厂需求具备深度理解。
投资建议:公司精密金属结构件主业在产能落地驱动下重拾增长动力,通过收购冠鸿智能拓展智能物流装备业务并积极布局固态电池设备及智能工业机器人,有望铸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实现战略升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1.22/1.51亿元,同比增速9.6%/37.3%/24.1%,对应2025年11月18日股价,2025-2027年PE为74.5/54.2/43.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回落;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回落;工业机器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