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金点策略晨报:市场风格呈现从高估值成长股向低估值权重股的迁移趋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A股大势研判】
周一沪深三大指数探底回升。盘面上看,除了游戏传媒等板块上涨外,周一A股市场呈现罕见的“大象起舞”格局,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权重板块全线上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表现不佳,凸显资金从中小创向权重股迁移的明显特征。
实际上,上周五市场风格已经有转向的迹象,而周一行情释放出明确的风格切换信号,但这种切换并非单边转向而是结构均衡。一方面,主板权重股与创业板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上证指数全天稳健上涨,而创业板指经历2%的调整后才勉强翻红,反映出资金从高估值成长股向低估值权重股的迁移趋势;另一方面,这种切换具有坚实的业绩锚定特征,石油、煤炭等板块均有扎实的三季报业绩支撑,与纯粹的题材炒作存在本质区别。
整体而言,本次“大象起舞”行情释放出多个关键信号。首先,这是宏观经济稳底盘的积极信号,权重股集体启动源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修复;其次,体现了估值体系再平衡的内在要求,高股息、低估值资产的配置价值被市场重新认知;第三,标志着资金配置方向的明显切换,从追逐主题炒作转向聚焦业绩确定性。在风格层面符合我们四季度策略报告的预判:四季度A股市场风格可能会更加均衡,“科技成长”+“周期板块”+“稳分红核心资产”均衡配置的性价比或更高。
操作上,逢低关注以下投资主线:一是科技成长方向,涵盖AI产业链、半导体、机器人行业等细分赛道,逢低关注有实际业绩或未来业绩支撑的标的;二是高股息防御板块,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股息率股,能在市场震荡时提供安全边际;三是周期风格,如光伏、电池、储能、稀土永磁、工程机械、化工、煤炭、有色、地产、券商等板块,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格局优化,盈利能力正逐步回升。不过,要注意,对于科技成长这条主线,不能盲目追热点,得精挑细选。重点看有实际业绩支撑的细分领域,而那些前期涨幅较大、但业绩没跟上的概念股,还是要警惕。
研报内容
总量研究
【A股大势研判】
一、周一市场综述
周一早盘,沪深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下探,随后震荡震荡回升。临近午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翻红,创业板指跌超1%。盘面上看,熔盐储能概念股大涨,传媒、游戏股大涨,煤炭板块再度走强,海南自贸区板块延续强势,小金属、电池概念股调整。午后,三大指数继续回升。临近尾盘,集体收涨。盘面上看,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蓝筹股上涨。
全天看,行业方面,船舶制造、游戏、文化传媒、煤炭、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电池、珠宝首饰、非金属材料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熔岩储能、短剧互动游戏、海南自贸等概念股涨幅居前,麒麟电池、复合集流体、稀土永磁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活跃,赚钱应良好,两市成交额21071亿元,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3976.52点,上涨21.73点,涨幅0.55%,总成交额9417.04亿;深证成指报13404.06点,上涨25.85点,涨幅0.19%,总成交额11654.27亿;创业板指报3196.87点,上涨9.34点,涨幅0.29%,总成交额5403.72亿;科创50指报1400.86点,下跌14.67点,跌幅1.04%,总成交额775.16亿。
二、周一盘面点评
一是文化传媒板块大涨。周一文化传媒、游戏、短剧互动游戏等概念大涨。文化传媒行业有三个细分行业:广告传媒,游戏娱乐和影视动漫。2023年初我们重点推荐了文化传媒等板块,当时认为,自2015年那波牛市以来至2022年底,调整了7年多时间,2022年底行业估值处于相对低位,2023年初是长期战略布局的机会。从结果看,2023年上半年传媒板块以42.75%的涨幅位居第二,市场走势验证了我的预判。2023年7月初的下半年策略报告提醒,随着上半年的上涨,传媒的估值较前期低位出现显著修复,下半年性价比降低,从结果看,三季度传媒板块回调15.58%,也符合预期。2023年四季度策略报告,我们又推荐了文化传媒板块的投资机会,2023年四季度大盘走弱,但传媒游戏板块是市场表现最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也符合我们的预期。不过,2023年12月下旬,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引发市场重大关注,游戏股带领传媒板块集体大跌,这个是不可抗力。2024年1月初,我们提醒,待上述这个利空消化完毕,后市文化传媒板块仍可择机关注。2024年文化传媒板块表现一般。2025年1月7日,我们发布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把文化传媒排在了行业配置的第一位。从1月7之后的市场的表现看,验证了我们的预判,不过,连续上涨后,2月17日报告提醒,提防高位股分化回落,之后传媒板块确实出现回落。4月9日探底回升,近期逐步上行。目前看,随着海内外AI模型的不断研发和进步,作为应用落地端的企业能够提前受益,传媒行业是科技进步中受益较多的下游应用行业。AI在游戏领域应用落地、“谷子经济”及短剧热度高涨。2025年7月我们提醒,展望2025年下半年,在新兴文娱产业趋势发展之下,叠加AI技术发展赋能内容生产,游戏、短剧、互动影游、“谷子经济”等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7月,我们发布的下半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中,提醒下半年传媒板块仍可逢低关注,三季度传媒板块表现靓丽,符合我们预判。展望四季度,传媒板块仍可逢低关注,不过,板块内部的可能出现分化,具备业绩亮点或增长预期的个股,有望继续引领结构性行情的发展,规避纯粹炒作概念、缺乏实际业绩支撑的个股)。
二是海南自贸概念大涨。周一海南自贸概念股再度大涨。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目前,海南各地、各行业持续加紧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地,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
三、后市大势研判
周一沪深三大指数探底回升。盘面上看,除了游戏传媒等板块上涨外,周一A股市场呈现罕见的“大象起舞”格局,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权重板块全线上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表现不佳,凸显资金从中小创向权重股迁移的明显特征。
实际上,上周五市场风格已经有转向的迹象,而周一行情释放出明确的风格切换信号,但这种切换并非单边转向而是结构均衡。一方面,主板权重股与创业板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上证指数全天稳健上涨,而创业板指经历2%的调整后才勉强翻红,反映出资金从高估值成长股向低估值权重股的迁移趋势;另一方面,这种切换具有坚实的业绩锚定特征,石油、煤炭等板块均有扎实的三季报业绩支撑,与纯粹的题材炒作存在本质区别。
整体而言,本次“大象起舞”行情释放出多个关键信号。首先,这是宏观经济稳底盘的积极信号,权重股集体启动源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修复;其次,体现了估值体系再平衡的内在要求,高股息、低估值资产的配置价值被市场重新认知;第三,标志着资金配置方向的明显切换,从追逐主题炒作转向聚焦业绩确定性。在风格层面符合我们四季度策略报告的预判:四季度A股市场风格可能会更加均衡,“科技成长”+“周期板块”+“稳分红核心资产”均衡配置的性价比或更高。
操作上,逢低关注以下投资主线:一是科技成长方向,涵盖AI产业链、半导体、机器人行业等细分赛道,逢低关注有实际业绩或未来业绩支撑的标的;二是高股息防御板块,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股息率股,能在市场震荡时提供安全边际;三是周期风格,如光伏、电池、储能、稀土永磁、工程机械、化工、煤炭、有色、地产、券商等板块,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格局优化,盈利能力正逐步回升。不过,要注意,对于科技成长这条主线,不能盲目追热点,得精挑细选。重点看有实际业绩支撑的细分领域,而那些前期涨幅较大、但业绩没跟上的概念股,还是要警惕。
【晨早参考短信】
周一沪深三大指数探底回升。盘面上看,除了游戏传媒等板块上涨外,周一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权重板块全线上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表现不佳,凸显资金从中小创向权重股迁移的明显特征。实际上,上周五市场风格已经有转向的迹象,而周一行情释放出明确的风格切换信号,但这种切换并非单边转向而是结构均衡。一方面,主板权重股与创业板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上证指数全天稳健上涨,而创业板指经历2%的调整后才勉强翻红,反映出资金从高估值成长股向低估值权重股的迁移趋势;另一方面,这种切换具有坚实的业绩锚定特征,石油、煤炭等板块均有扎实的三季报业绩支撑,与纯粹的题材炒作存在本质区别。整体而言,本次“大象起舞”行情释放出多个关键信号。首先,这是宏观经济稳底盘的积极信号,权重股集体启动源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修复;其次,体现了估值体系再平衡的内在要求,高股息、低估值资产的配置价值被市场重新认知;第三,标志着资金配置方向的明显切换,从追逐主题炒作转向聚焦业绩确定性。在风格层面符合我们四季度策略报告的预判:A股市场风格可能会更加均衡,“科技成长”+“周期板块”+“稳分红核心资产”均衡配置的性价比或更高。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短信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