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AI消费电子行业周观点:苹果Apple Glass对标Meta AR,看好端侧AI创新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一、行情回顾:上周(2025.10.06-2025.10.10),A股SW电子行业下跌2.63%,其中SW消费电子二级行业指数下滑2.68%,沪深300下滑0.51%,上证指数上涨0.37%,创业板指数下滑3.86%。电子行业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30位,SW消费电子二级行业在SW电子行业内排名第5位。
二、核心逻辑:
全球AI应用终端市场持续增长,消费电子行业在AI技术赋能与国补换机周期共振下持续回暖。我们认为特朗普于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关税政策变化对AI消费电子行业造成情绪扰动较为有限,我们更看重当前行业具有以下长期成长逻辑:
(1)需求端:AI驱动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创新周期,AI与硬件结合驱动用户体验质变或催生换机潮;
(2)生态端:AI重塑消费电子生态,我们认为上游AI芯片、中游硬件、下游软件同时进步为更多公司创造新机遇;
(3)产品端:我们认为端侧AI和云端AI协同有望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无屏化、语音化等新型交互模式提升,未来AI终端的形态可期。
此外,25年4月,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发布的关税更新指南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20项关税豁免编码以及对应商品不再征收125%的“对等关税”。这意味着,苹果其旗下iPhone、iPad、Mac、苹果手表和AirTags等诸多产品矩阵,将不再会受到特朗普对等关税措施的影响。我们认为果链等部分消费电子核心品牌供应链公司从25年4月开始处于豁免状态;歌尔股份等龙头公司在越南等地设立产能应对关税贸易风险,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关税政策变化对AI消费电子产业链长期影响较小。
建议关注: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瑞芯微、传音控股、恒玄科技等。
AI手机渗透率及智能眼镜销量持续增长。Canalys预计AI手机渗透率预计将从2025年34%升至2028年53%。据洛图科技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智能眼镜(含音频眼镜/可拍摄眼镜/AR)市场的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量则有望接近140万台,同比上涨216%;而VR方面,预计全年全渠道零售量将达到64.6万台,同比上涨20.6%。我们认为,AI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端侧AI产品迭代,2026年AI端侧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苹果研发重心从Vision Pro转至智能眼镜,Apple Glass或计划2026年发布。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10月初表示,苹果正将研发重心从Apple Vision Pro转移至智能眼镜,并暂停轻量版头显开发。其首款产品Apple Glass计划于2026年发布、2027年正式发售,直接对标MetaRay-Ban智能眼镜系列。另外,苹果已在研发的第二代设备将为带屏眼镜。
苹果迎十多年来最重大的领导层变动,库克或卸任苹果CEO。据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消息,苹果正筹划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领导层换届。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成为库克接任者的最大热门人选。据科技头版,2001年,约翰·特努斯加入苹果产品设计团队,最初从事Mac外部显示器开发。2013年,升任硬件工程副总裁,期间主导Mac向苹果芯片过渡,并带领团队完成iPhone12系列硬件及M1芯片设计。2021年,晋升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iPhone、iPad、Mac、AirPods等产品的硬件工程团队。2023年,接管视觉产品小组及机器人研发团队硬件部门,现任Apple Watch硬件工程团队及Vision Pro等产品均向其汇报工作,影响力已超越传统硬件工程主管范畴。
Meta首款带屏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销售热度高涨。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Threads上发表文章称,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在美国各地的线下零售店几乎全部售罄,11月之前的试戴预约也几乎全部排满。该款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配备了12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高通骁龙AR1Gen1芯片,内置Meta AI等。这使得眼镜支持Meta AI这一AI助理功能,通过喊出“Hey Meta”即可唤醒助手进行辅助功能。
华为、比亚迪、DeepSeek、雷鸟创新、XREAL上榜《时代》周刊。据澎湃新闻,近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公布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选出300项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发明,涵盖机器人、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可穿戴技术等36个品类。中国科技品牌在此次评选中表现亮眼,华为、联想、比亚迪、荣耀、小米、DeepSeek、宇树科技、追觅科技、雷鸟创新、XREAL、影石创新等20余个中国企业的产品成功入选。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歌尔股份、华勤技术、传音控股、瑞芯微、安克创新、长盈精密、恒玄科技等。
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摩擦与关税政策风险;新产品创新或渗透率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竞争加剧风险;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