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电子行业CIOE 2025前沿聚焦(3):红外技术及应用展

来源:海通国际 作者:姚书桥 2025-09-16 09: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电子行业CIOE 2025前沿聚焦(3):红外技术及应用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在9月10-12日举办的CIOE红外技术及应用展上,行业头部企业集中发布新品与全场景解决方案,彰显技术硬实力。红外技术民用化正迎来爆发期,核心趋势凸显为探测器微型化、集成化,并与AI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点评
睿创微纳AI+多维感知,深度赋能五大场景:睿创微纳Turing M微型模组获“光博会创新产品奖”,以8μm技术为锚点,正通过“芯-器-系统”全链条创新,重新定义红外感知的边界。
核心元器件8微米系列全面升级,微型化+高性能双突破:1)Turing M微型模组:640×512分辨率,尺寸仅13mm×13mm、重量5.3g(含6.1mm镜头),集成度行业领先,适配消费电子、无人机等轻量化场景,支持快速量产。2)1920×1080超高清机芯:延续全球首款8μm面阵技术,搭配长焦镜头实现超远距离目标识别,已应用于安防监控、电力巡检等高端领域。3)高帧频120Hz机芯:动态响应提升50%,拖影减少70%,专为无人机航拍、机器人动态追踪等高速场景设计。
五大场景赋能:1)工业安全:RG630手持气体成像仪集成8μm探测器+AI算法,可视化监测30+种气体泄漏,支持实时语音诊断(内置大模型),在石油化工场景误报率低于0.5%。2)视觉安防全域智能布控。机场全景雷达联动AI大模型实现“人-车-物”全目标识别,误报率<0.1次/天;森林防火系统传统AI+大模型双轨研判,覆盖西南3省超100万亩林区。3)户外探索:专业装备“双芯智控”,巡洋舰二代PS50/PH35+行业首创红绿双激光成为极地科考指定装备。4)车规级红外系统:支持-40℃~85℃宽温工作,突破雨雾/眩光限制,夜间行人识别距离提升至200m(竞品120m),已配套3家头部车企ADAS方案。5)智能防爆轮式机器人搭载8μm双光云台+气体检测模块,实现无轨导航、3D环境建模,替代人工完成化工厂高危区域巡检。
高德红外展现红外技术民用化与AI融合的前沿突破:高德红外以“红外硬核技术+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输出全产业链技术与场景化新品矩阵,涵盖工具型设备、夜视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及子品牌布局等多个维度。
电力巡检声热融合创新方案,通过FA系列红外声波成像仪与MS系列云台成像仪的技术组合,将温度异常与声学异常检测相结合,实现电力设备局放与气体泄漏的精准诊断,显著提升电网运维智能化水平。防爆产品线持续扩容,EX系列防爆三目云台凭借IP68密封性能与双重防爆认证,可在油气储存、危化品仓库等1区/21区危险环境中实现7×24小时温度监测与火灾隐患预警。
全新子品牌GIM首次公开亮相:专注热成像智能制造领域,依托高德红外全产业链优势提供OEM/ODM个性化定制服务,覆盖户外运动、工业制造、科研等多领域,可定制开发热成像夜视仪、专业测温设备及多光谱产品,具备150万+年产能与国际权威品质认证。
车规级红外感知方案:核心器件通过AEC-Q100/104双认证,在黑夜、雨雾等恶劣环境下行人识别准确率超96%,配合AI深度学习算法可提前预警碰撞风险,弥补传统传感器性能短板。
本研究报告由海通国际分销,海通国际是由海通国际研究有限公司,海通证券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海通国际株式会社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其他各成员单位的证券研究团队所组成的全球品牌,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各成员分别在其许可的司法管辖区内从事证券活动。关于海通国际的分析师证明,重要披露声明和免责声明,请参阅附录。(Please see appendix for English translationdisclaimer)
核心企业技术成果集中亮相:1)海康微影以MEMS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从12μm探测器到多场景机芯的全链条覆盖,其双光融合算法与云端数据分析平台的结合,彰显了智能物联领域的深度布局。2)夜视研究院集团展出跨场景监测解决方案,红外高光谱气体探测设备融合了航天级技术积累,搭载的碲镉汞短波高光谱探测器曾成功应用于"天仪29星"遥感任务,构建起从太空遥感到工业安防的立体监测网络。3)大立科技展示了光电技术全链条研发实力,核心展品车载红外热成像系统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搭载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行人与车辆的精准检测,在雨雾、黑夜等环境下探测距离达300米以上。
光通信与红外技术的跨界创新是本次CIOE红外技术及应用展亮点。光迅科技展出的通感一体化产品、华工正源发布的3.2T CPO光引擎等,为红外图像的高速传输与智能分析提供了底层支撑,预示着"红外+AI+5G"的融合应用即将进入爆发期。同期举办的行业论坛上,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探测器微型化与算法智能化的突破,红外技术正从工业检测、安防等传统领域,快速渗透至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户外休闲等大众市场,民用化爆发期已全面到来。
红外技术的低成本化与高性能化趋势愈发明显。一方面,非制冷探测器量产工艺成熟使民用产品价格持续下探;另一方面,制冷型探测器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了在科研、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边界。这种"高低搭配"的产品策略,配合AI算法的场景化训练,正在重塑红外产业的竞争格局,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2)技术验证不及预期3)地缘政治与监管风险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迅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