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5年中报点评:传统主业承压,机器人新材料值得期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南山智尚(300918)
业绩概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5.80%),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8.66%),对应EPS为0.18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4亿元(-2.77%)。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11.4%,环比+2.0%),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16.4%,环比+1.5%),实现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14.0%,环比+5.6%);
传统行业承压,新材料板块高端化发展:2025年上半年,纺服行业压力较大,贸易摩擦导致外贸形势严峻,根据统计局发布数据,纺织业利润同比下降8.1%,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12.9%,宏观走弱的背景下,毛纺织行业“以价换量”进入白热化阶段,纺织服装内外需均出现下滑,整体行业承压明显;新材料行业则向中高端化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民用市场需求稳定,军用需求逐步恢复,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有望发掘新的机遇。锦纶行业格局较为分散,高性能、差别好的先进产能正加速淘汰落后小产能,行业向中高端、集约化发展;
行业承压,公司保持稳健:在行业面临调整的情况下,公司通过差异化经营和新兴领域拓展保持了业绩的基本稳定,分板块来看,精纺板块/服装板块分别实现收入3.42亿元(-16.15%)/2.18亿元(-20.88%),毛利率38.34%(+0.53pcts)/37.41%(+4.47%),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以上的水平,我们推测主要系传统业务面临需求走弱、供给压力加大的背景,产品结构调整所致;超高纤维板块实现收入0.88亿元(+2.61%),我们推测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超高纤维产能利用率达到97%,制约了收入的增长,毛利率大幅提升27.15%(+12.98%),我们推测主要系公司优化了超高纤维的军品及民品比例以及产能利用率爬坡带来的规模效应;新增的锦纶业务实现了0.73亿元的收入,毛利率为7.91%,尚处于以价换量的阶段;
财务数据:公司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我们推测主要系报告期内可转债转股利息支出较少,汇兑损益有所影响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现金流变动较大,主要系公司新建项目如二期纤维项目等投产导致商品购买及劳务支付现金增加所致;筹资现金流变动较大,主要系锦纶项目定增收到的投资资金所致;
锦纶项目有所延期:年产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有所延期,主要系公司项目资金支付节奏影响,新产品验证进度延迟、设备调试节奏以及土建变更事项较多等因素,预计延期至2025年12月达到完全使用状态,或将影响锦纶的出货节奏;
进军机器人材料产业:公司向行业龙头荷兰帝斯曼看齐,凭借自身产品优良性能,积极开拓前沿领域应用,与其他纤维相比,公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拉伸强度、耐磨性、弯曲度、密度以及绝缘性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或将成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及其他传动材料的选择;PA66具有耐冲击、质量轻、成本低等优势,挪威机器人公司1X日前发布的机器人产品选用了日本Shemiseki编制的尼龙66外壳,公司进军机器人材料领域,或将为自身锦纶产品在该领域打开新的应用空间;
解决超高纤维蠕变问题:在超高纤维应用于腱绳初期,存在因反复拉伸导致纤维蠕变进而影响精度和寿命的问题,产业链试验了包括混纺、改性、复合等多种方式解决该问题,通过不同纤维的梯度编织,再包裹仿生润滑涂层(树脂)和软套管,实现在高强度的反复拉伸的情况下保持较好的抗蠕变性。复合工艺、树脂配方以及工艺成为了公司腱绳的核心壁垒;
投资建议:公司从传统毛纺服装起家,依靠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自身技术积累拓展出超高纤维及锦纶等新材料产业。凭借产品性能,公司生产的PE纤维和尼龙66有望应用于机器人材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16.37亿元、20.90亿元、28.32亿元,同比增长1.30%、27.66%、35.53%,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2.38亿元、3.23亿元,同比增长6.42%、17.01%、35.70%,对应PE57X、49X、3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传统主业继续下滑风险、募投项目延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