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5年中报点评:继续深耕微波器件和核工业设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光电气(688776)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去年-34.21%;归母净利润-1225.47万元,同比去年-124.06%。投资要点
微波器件因市场需求波动和项目推进延迟,核工业设备则因ITER项目的技术更改和订单延迟,营收有所减少:2025年上半年,国光电气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去年-34.21%;归母净利润-1225.47万元,同比去年-124.06%。业绩明显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核工业设备受ITER项目技术方案调整,国内总体单位尚处设计阶段,订单暂未释放;同时微波器件因下游总体单位项目节点延后,部分订单延迟下达,叠加部分产品价格下调,导致整体收入规模缩减。从主营构成来看,公司微波电真空器件、微波固态器件、核工业设备及部件、压力容器真空测控组件等业务板块均不同程度承压,其中核工业设备收入降幅最大,而微波器件价格下降亦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周转率有所下降: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计245.30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20%;负债合计61.25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约25%,整体财务结构稳健。利润表端,公司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34.60%降至24.11%,主要因收入下滑导致单位固定成本上升及产品价格下调所致;期间费用率则由去年同期约10.67%上升至17.33%,其中研发费用率因收入基数下降而被动抬升。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91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6.46亿元,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所致;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34亿元,较年初减少19.30%,反映订单预收款减少;存货期末余额24.82亿元,较年初增长2.72%,库存积压压力有所上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方面持续推进:核心竞争力方面,公司“宽带大功率行波管设计技术”等13项核心技术持续升级,并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彰显技术领先地位。研发层面,公司新申请知识产权6项,累计授权达133项,研发投入1.16亿元,占营收比重5.04%。新产品方面,霍尔电推进器核心部件配套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并实现小批量销售,ITER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进入产业化阶段,核工业领域专用泵与阀门实现国产化突破。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与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等共同设立“先觉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布局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产业链,强化未来战略协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我们基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56/2.09亿元,对应PE分别为75/59/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的风险;2)国家政策的风险;3)用户议价采购的风险;4)产品交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