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核心业务高速增长,创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能日新(301162)
事件: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扣非归母净利润4348.46亿元,同比增长53.52%。
上半年新能源迎“抢装潮”,功率预测核心业务保持高增。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行业迎来“抢装潮”,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7%。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占总营收比例为63.94%,毛利率61.58%,同比-11.91pct,主要系上半年新签分布式电站中低毛利硬件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净增客户1116家,远超往年历史同期水平,截至报告期,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为5461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自研“旷冥”大模型升级迭代,根据公司内部数据,在部分区域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率提升1-1.5%。我们认为,上半年受益于政策关键节点划断驱动以及光伏、风电组件等价格维持低位等因素,新能源迎来“抢装潮”,新增并网装机整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公司功率预测核心业务提供强劲增长动力,下半年伴随服务费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回升,公司凭借“旷冥”大模型升级迭代,提升预测精准率,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龙头地位。
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推升短期需求,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年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可观、可控、可测、可调”技术标准体系(简称光伏“四可”),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消纳瓶颈,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5102.29万元,同比下降4.56%,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的销售区域已逐步拓展至十余个省份。我们认为,伴随分布式光伏“四可”全面普及与落地,短期内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市场增量和存量改造需求,进一步打开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并网智能控制等市场空间,将为公司未来2-3年业绩提供稳定增长动力;此外,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新能源未来将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伴随各省份电力交易政策陆续出台,将提升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需求,驱动公司长期增长。
参控股子公司开展虚拟电厂业务,创新业务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及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作为参与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浙江、江苏、华北、湖北等省份电网的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产品(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营收比例为5.04%,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为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未来公司将在深耕电源端的同时,在电网端、储能端、负荷端持续发力,创新类业务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新能源功率预测龙头企业,短期来看分布式新能源政策推动短期需求高增,长期来看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将为业绩提供长期增长动力,创新业务协同发展有望打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2.1亿元,同比增长27.79%/34.15%/30.61%,EPS为0.9/1.21/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44/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下游企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