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军工材料月报:关注半年报披露

来源:中航证券 作者:梁晨,王绮文,张超 2025-08-14 08:0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月报:关注半年报披露》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军工材料行情回顾:
7份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3.59%),军工(申万)指数(+3.08%),跑赢行业0.51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3.74%),深证成指(+5.20%),创业板指(+8.14%);
涨跌幅前三:菲利华(+65.17%)、佳驰科技(+52.11%)、华秦科技(+14.28%);
涨跌幅后三:广大特材(-14.09%)、楚江新材(-8.84%)、天力复合(-8.79%).
本月主要观点:
7月军工材料指数涨幅继续跑赢行业,同时从行业估值来看已经处于2018年以来的68%分位。我们认为当下推动军工材料板块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逻辑:
1、2025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补课”带动上游材料需求;
2、“九三”阅兵、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提升了市场对军工各板块的关注;
3、新材料技术成熟后的渗透率提升,比如隐身功能材料,在新装备价值量占比提升,带动7月佳驰科技、华秦科技快速增长
4、“军民”两条腿走路,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如7月菲利华大涨,主要受高纯石英纤维,军转民的逻辑影响
5、本轮军工行情中,军工材料整体涨幅落后行业(5月以来,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上涨21.55%,中航军工材料指数上涨15.40%),军工板块轮动、补涨逻辑初现,军工材料当前具备较高性价比
当前市场对于军工板块关注度较高,但临近半年报密集披露季,预期与实际能否达成一致,是影响行业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截至8月6日,有6家军工材料相关公司公告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家企业业绩实现了增长,2家企业业绩同比下滑。目前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下限为26.18%,增速上限中位数为41.31%
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国内材料供应商需持续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效率,以满足我国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种所民机生产专线正式投产,为特种所民机复材结构件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莫定了坚实基础。特种所民机生产专线充分考虑了民机项目低成本、高效率要求,充分精确计算设备、设施配置,形成以数据流运转效率最高为原则的初步布局。民机生产专线的建成投产,可以满足国产大飞机批产提速需求和其他型号任务的批产研制需要。
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占比在30%-35%,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比如美铝、加铝、加铝爱励铝业(铝合金)、维斯伯-蒂锐(钛合金)、东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等。在国产替代的环境下,随着国内材料供应商在技术、产能等方面的持续突破,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反内卷”政策有望缓解材料企业生存压力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有望改善材料企业生存压力,特别是民用材料领域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减轻竞争压力。
2025军工材料行业判断展望:
尽管军工材料板块2024年年报表现不佳,2025年一季报的业绩也尚未展示出拐点,但今年以来,印巴冲突、伊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提高了市场对于军工行业以及军贸市场的关注度,刺激行情的提升,带动军工材料板块以及具有军贸业务的相关企业行情修复,对军工材料行业有如下判断:
1、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尾之年,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在2025年得到集中释放。军工材料作为军工行业的物质基础,在行业拐点到来之际,上游企业将充分受益。同时从近期相关碳纤维落地的大额订单来看,行业的确定生正在不断恢复。
2、降价背后低成本与高可靠之间的博弃取舍
军品降价是需求放量与生产规模上台阶的客观规律,也是提升军费使用效率,国家低成本采购要求下必然结果。但在当前需求波动的环境下,降价与产品可靠性之间一定程度形成了学时之势,因此基于军工安全性要求的考虑下,我们认为,在需求未有大幅改善的情况下,持续的大幅度下降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符合工业品生产规律的。而随着行业需求的修复,以量换价是军工材料行业成熟的重要表现
3、多流水带来的新机遇。
从军品采购的角度来看,军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军工供应商被处罚,暂停业务。尤其是对于一些单流水环节,断链风险暴露。因此我们认为,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超势将愈加明显;从军工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当下环境,军工公司正不断避免对单一业务领域、单一客户、单一型号装备的依赖,降低客户集中风险,防止某一业务暂停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军品渠道优势将逐渐弱化,产品的成本、技术、质量等优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渠道壁垒的放开,对于一些产品优质的供应企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4、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日益提升,复合材料应重点关注
目前在武器装备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特性,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科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复材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5、增材制造、特种加工等材料制造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
在军工应用上,3D打印增材制造的应用拓展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正从以往的快速原型件向实际的轻量化、定制化零部件的批产应用发展。同时以超卓航科为首,增材制造维护和修复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些新的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如纳米技术、等离子体喷涂、熔融沉积等,随着对武器装备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也有望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发展。
6、高端材料的新增“民用”市场开始带来第二曲线动力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给企业带来第二增长动力。除去军品方面的快速增长,材料技术的成熟也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民用”市场,为相关领域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碳纤维在风电、氢能储存等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高温合金方面,随着技术的成熟,燃气轮机上,也有望给高温合金市场再添发展动能。
(1)低空经济为复合材料带来发展机遇。低空经济产业在2024年得到了市场充分的重视,无论是作为低空经济主导产业的无人机,还是成为低空经济重要载体的eVTOL,对机体轻质化、小型化、高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需求迎来可广阔的市场空间。
(2)“大飞机”国产替代市场广阔。截至2025年6月16日,C919累计交付20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占比在30%-35%,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而在国产替代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3)商业航天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带动新型热防护材料、耐高温、高导热等材料发展。商业航天作为空天信息产业与太空经济的核心基础已经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应用需求阶段。2025年,伴随多款商业火箭新型号即将首飞,巨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有望提速,商业航天有望进入发展快速成长期,进而带动火箭制造环节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变革,例如,经济性作为商业航天的核心问题,可复用火箭作为实现低成本发射的技术应用之一,对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可关注新型热防护材料等方向;同时,国内外企业竞相抢占有限的空天资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则,星座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网,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或将发射大量卫星,这就需要更大载荷的火箭,而火箭载荷的提升依赖于发动机推重比的提升,从而推动了耐高温、高导热等材料的发展。
(4)机器人开年即火热,高强轻质化新材料发展或将提速。人形机器人作为2025年开年最热门领域之一,是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颠覆性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制造过程中,AI作为其大脑起到识别判断信息的作用,材料则支撑起了机器人的整个“驱体”,是人形机器人的物质基础,需要根据机器人的功能实现、应用场景等进行选择,其中高强度耐腐蚀的钛合金,轻量化高性能PEEK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及应用,相关新材料也将迎来成长期。
建议关注:
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佳力奇(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航材股份(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钛合金):铂力特、超卓航科(增材制造):华秦科技、佳驰科技(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碳碳复材)。
风险提示:
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②军品降价对企业毛利率影响
③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
④军品采购不及预期。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西部材料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