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金融数据速评(2025.7):新增信贷再度锐减,政府融资支撑社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Q3首月新增信贷锐减,企业和居民部门信用融资需求同步大幅收缩,去杠杆或再按下加速键。新增信贷在二季度向季末集中后再度大幅降温,7月净减少500亿,低基数下同比仍大幅多减3100亿。呈现以下结构性特征:1)在连续第三年同期单月净减少的情况,7月居民贷款净减少4893亿,同比仍大幅多减达2793亿,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减1671亿和1200亿,5月降息对房地产市场存量需求的阶段性释放作用已经结束,当前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周期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仍处于持续收缩阶段。2)7月与传统基建投资关联度较高的企业中长贷净减少2600亿,同比多减3900亿为年初以来次低,持续凸显加速化债阶段严控新增隐债要求对传统基建投资增速的压制。3)7月企业短期贷款同样净减少达5500亿,与去年同期持平,票据融资新增8711亿,同比多增3125亿。7月贷款余额同比下行0.2个百分点至6.9%,创阶段性新低。
政府债务融资持续发力,企业债券替代贷款类融资工具,两因素共同推动社融存量同比再上新台阶。7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同比多增3864亿,其中,政府债务维持了年初以来的加力融资趋势,成为社融高增的最主要支撑,当月新增政府债券高达1.24万亿,同比再度多增5559亿。此外,持续低利率环境下,企业债券融资持续部分替代贷款类融资工具,7月新增企业债券2791亿,同比多增755亿。表外三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净减少1666亿,同比多减910亿。受政府债务融资持续加速和企业债务融资多增的共同拉动,7月社融存量同比再度上行0.1个百分点至9.0%,达2024年9月以来新高,社融信贷背离程度加剧。
M2增速再度大幅反弹,理财资金向资本市场流动或为主要原因。7月M2同比再度大幅上行0.5个百分点至8.8%,创2024年以来新高,与社融保持同步高增的趋势。从存款结构来看,低基数下7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247亿,但仍显著低于年初以来的月均水平,凸显财政支出持续发力。居民和企业部门7月新增存款分别同比多减7800亿、多增3209亿,前者主要凸显居民部门新增贷款的大幅锐减,后者则可能与企业债券发行加速相关。7月资本市场表现向好,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1.39万亿,或显示理财资金向资本市场流动。中美关税缓和期内出口企业风险降低,加之财政补贴对居民耐用品消费起到持续拉动,企业部门营收或有所改善,7月M1同比再度大幅抬升1.0个百分点至5.6%,为2023年3月以来新高。
整体来看,7月金融数据更加明确地呈现出社融和信贷背离加剧的情
况,进一步凸显当前我国信用扩张主要依赖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特征。但同时也需时刻警惕财政资源的稀缺性,7月政治局会议对宏观政策的定调边际转向中性,但也保留了一定加码的空间。进入三季度,中美瑞典经贸会谈如期宣布将关税缓和期延长90天,大幅减轻我国出口骤然降温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力补贴消费的必要性,下半年需维持月度动态观察的态势,若出口单月降温幅度较大,则中央财政可果断以更大力度扩张;若经济运行节奏基本平稳,则珍贵的财政资源可留待后续年份使用。近期,美元指数因美国“对等关税”生效而短暂回调,为人民银行用足用好货币宽松空间打开时间窗口。近日,财政部宣布对个人消费贷款实行财政贴息,预计将对居民短期贷款起到一定稳定作用,但当前我国居民债务周期仍主要系于房地产市场,我们认为近期可择机小幅降息10BP以加速房地产市场建立底部的过程。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