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万联证券《点评报告:业绩维持高增长,东鹏补水啦增速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东鹏饮料(605499)
报告关键要素:
2025年7月26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亿元(同比+33.02%)。其中,2025Q2实现营收58.89亿元(同比+34.10%),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30.75%),扣非归母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21.17%)。
投资要点: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高达107.36亿元,但增速边际减弱,2025Q2业绩增速环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亿元(同比+33.02%)。其中2025Q2单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4.10%/+30.75%/+21.17%至58.89/13.95/13.12亿元,增速环比2025Q1表现出现下降,三者分别环比下降-5.13%/-16.87%/-32.38%;公司业绩表现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分渠道:全渠道精耕深化,全国化布局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全渠道精耕策略,同时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带动“东鹏大咖”及“东鹏补水啦”等产品销量增长,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广东区域/全国区域/全国直营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5.46/66.42/15.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41%/+41.38%/+47.00%,占比23.72%/61.89%/14.39%,占比相对去年同期变动为-3.18/+2.14/+1.04pcts。全国区域市场仍保持高速扩张的趋势,其中西南/华北区域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2.82/17.08亿元,同比+39.13%/+73.02%,增速远高于全国区域平均增速。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为3200余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约7.31%。
分产品:核心大单品东鹏特饮保持高增长,东鹏补水啦增速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产品东鹏特饮销售收入为83.61亿元,同比增长21.97%;东鹏补水啦收入为14.93亿元,同比增长213.71%,占比同比增长7.86pcts至13.91%,第二曲线显露锋芒;其他饮料收入为8.77亿元,同比增长65.20%,占比同比增长1.42pcts至8.18%。从吨价来看,东鹏特饮/东鹏补水啦/其他饮料出厂价格分别为4,252/2,177/2,207元/吨,分别同比-0.44%/-4.16%/-0.91%,三类产品出厂价均略有下降。总体来看,公司已初步构建起以能量饮料为基本盘,以电解质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植物蛋白类饮料等新的品类领域作为战略协同,持续发展多品类市场布局与品牌认知,逐步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的综合性饮料集团稳步发展。
原材料价格下降推动毛利率提升,公司扩张导致费用上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5.15%,同比+0.55pcts,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规模效应发挥作用。公司费用端呈现结构性变动,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66%/2.41%/0.31%/-0.60%,同比+0.10/-0.04/-0.07/+0.73pcts。全国化战略深入实施带来销售投入加大,财务费用率增长则主要受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下降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净利率为22.12%,同比+0.14pcts。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渠道与资本双轮驱动。公司坚定推行以渠道国际化为核心的全球化战略,为不同的区域市场量身定制产品和市场推广策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已进入多个海外市场,包括越南和马来西亚。2025年4月3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仅为海外业务扩张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更是公司从“中国领先”迈向“全球布局”战略升级的重要一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发力广告投入提升品牌美誉度,以广东为大本营进行渠道精耕,同时持续推进全国化发展战略,抢占市场份额,市场拓展取得亮眼成绩。公司在饮料领域全面实施多品类产品矩阵战略,在核心单品保持高增长的同时,积极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的综合性饮料集团稳步发展。公司半年报业绩表现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公司在年报中确定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20%以上的经营目标,我们判断大概率能完成经营目标,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9/49.37/61.0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7.75/9.49/11.74元/股,对应2025年8月7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9/32/2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全国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成本上涨风险,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