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国际贸易数据点评(2025.7):新关税形势下出口走强能否延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原关税缓和期尾部我国7月出口同比再度回升;原油价格回暖带动进口增速连续大幅改善。7月出口(美元计价,下同)同比较6月再度上行1.4个百分点至7.2%,延续了5月以来出口连续改善的趋势,再度凸显中美5月中旬达成的90天关税缓和期、以及美国对其他地区实施的缓和期尾部对我国出口的总体拉动作用。近期美国关税形势进入新阶段,对华延长90天缓冲期,但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均采取更高税率,我国出口面临的新形势或更趋复杂多变。原油价格回暖带动7月进口同比再度大幅改善3.0个百分点至4.1%,当月货物贸易差额小幅收窄至982.4亿美元。
对美出口跌幅再度加深,对协同供给伙伴在缓和期末出口高增,对非美发达经济出口跌多增少。7月美国明确提出在8月结束对除我国以外地区的关税缓和期并对转口贸易加征更高关税。这在逻辑上指向我国对协同供给伙伴的出口可能在7月出现抢运以规避未来更高的关税风险,数据与逻辑匹配度较高,7月对东盟出口同比16.6%,尽管小幅下行0.2个百分点但仍维持相当高的水平,对韩国出口同比4.6%,较6月上行达11.3个百分点并时隔4个月再度转正。对美出口跌幅再度加深5.5个百分点至-21.7%,关税对直接出口的影响有所加深。对其他最终消费地出口中,对欧盟、日本、英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较6月+1.7、-4.2、-3.4个百分点,跌多增少,显示非美发达经济体需求持续偏弱;而对俄罗斯出口跌幅则收窄达7.1个百分点。
重点商品类别特征:广泛的机电产品出口持续走高,海外产能建设或有加速;半导体电子大类开始降温。1)未单独列出的机电产品大类整体高增,其他机电产品对当月出口同比的贡献达到4.0个百分点,较6月上行达0.7个百分点。这些类别主要指向资本品和中间品,可能显示海外制造业产能建设近期将有所加速。2)中端消费品出口在中美关税缓和期内连续改善,在基数较高的背景下,纺织服装鞋靴箱包家具玩具大类对出口同比的贡献仅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家电音视频照明和陶瓷钢材铝材大类则分别改善0.1和0.3个百分点。3)当前域外协同供给产业链相当成熟的半导体电子大类7月出口在高基数背景下有所回落,手机电脑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合并大类对出口同比的贡献大幅回落0.6个百分点至+0.1个百分点,也侧面凸显在美国针对越南等我国主要协同供给地区普遍加征更高关税的背景下,后续相关产品的出口也可能受到新一轮的潜在冲击。4)汽车及零部件对出口同比的贡献连续第三个月持平于+0.7个百分点,欧盟等非美发达经济体面对美国关税压力可能未优先考虑强化对华贸易联系。
原油价格持续修复带动进口同比再度大幅上行,但加工贸易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再度遇冷回落。7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再度大幅上行3.0个百分点至4.1%,创近一年来高位。原油价格的持续修复是主要原因,7月原油进口同比跌幅再度大幅收窄6.8个百分点至-7.4%,并带动大宗、能源商品合并大类对进口同比的拖累再度收窄1.4个百分点至-1.9个百分点。但与未来加工贸易出口关联度较高的加工贸易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贡献同步回落0.6个百分点。
原缓冲期尾部出口冲高,新关税形势下出口走强能否延续?7月以来,美国发起的本轮广泛性的关税战开始呈现三点新的变化,对我国未来出口的潜在影响路径较为复杂多变。一是7月底中美再度决定将关税缓和期“如期展期90天”,预计对机电产品大类和中端消费品大类出口有望形成边际提振。二是对欧盟日韩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实施15%关税,并要求其对美进行巨额投资和商品集中采购,这一方面可能令我国出口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这些经济体的需求可能遭到削弱,从而也可能对我国出口造成潜在不利影响。三是美国对墨西哥、越南等我国主要协同供给地区加征关税后,我国半导体电子产业链、机械设备等域外协同生产产业链较为成熟的商品大类出口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总结起来,预计下半年我国出口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但同时也不宜过度乐观,仍需保持逐月观察的态势,一旦后续月份出口大幅遇冷,中央财政进一步发力对耐用品消费实施更大力度的补贴以对冲出口下行压力仍有较大必要。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导致出口增长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