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宏观研究专题报告:“反内卷”下的价格分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打破制造业PMI连涨的两重因素。7月制造业PMI打破了其在二季度连涨的走势,我们认为7月制造业PMI走弱是订单回流阶段性结束、极端天气扰动两重因素共振的结果。首先,极端天气对生产活动产生扰动。其次海外订单回流带来的脉冲式增长或已接近尾声。生产端延续扩张但速度放缓,新订单的表现则走弱更多,从6月的扩张到7月的跌破荣枯线。生产和新订单二者合计对PMI形成将近0.4个百分点的拖累。
制造业价格端是亮点,但内部也有分化。从全部分项来看,改善最为明显的是价格端指标。除了价格指标,其他分项几乎全线走弱。制造业内部价格分化体现在购进价格扩张,出厂价格收缩。但无论是价格指标表现最好的基础原材料行业,还是整体的制造业,购进价格均在扩张,出厂价格均在收缩,二者差距扩大显示短期内整体制造业的利润格局可能走弱。我们认为,后续“反内卷”对制造业企业价格端的影响或呈现阶梯式传导。
非制造业内部价格背离或也是“反内卷”的影响。非制造业内部价格也有背离——服务业价格端指标双双回落,而建筑业的投入品价格和销售价格都有上涨,投入品价格的涨幅尤为明显。我们认为,这一差异或也与“反内卷”有关。建筑业的投入品主要是钢筋、水泥等,多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而服务业的投入品可能多以人力、技术、信息等为主,这些与原材料行业的关联较弱。建筑业投入品也属于上游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可能也受到近期“反内卷”对价格的影响,才导致非制造业内部价格端的分离。
风险因素:消费者信心修复偏慢,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