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美联储FOMC会议点评(2025.7):关税经济不确定性下降,鲍威尔转鹰美元走强

来源:华福证券 作者:秦泰,周欣然 2025-07-31 20:5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美联储FOMC会议点评(2025.7):关税经济不确定性下降,鲍威尔转鹰美元走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美联储年内连续第五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鲍威尔未给出9月降息暗示,对通胀和就业的评估、不会考虑财政需求的强硬表态均较为鹰派。当地时间7月30日下午,美联储召开本年度第五次FOMC会议,并再度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不变。美联储在本次声明中根据前期数据将经济活动总结从“持续以稳健步伐扩张”调整为“上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同时随着关税政策的日趋明朗和财政扩张法案落地而删除了“经济展望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会后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未如市场预期给出9月降息的暗示,并强调当前通胀仍高于目标,而就业恰好处于目标水平,因此也明确指出“目前的经济表现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限制过度”。此外针对特朗普屡次施压力,其回应称美联储“不会考虑加息或维持高利率会让政府承担多少利息成本”,“不会考虑联邦政府的财政需求”,因为那对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政策的公信力“都是有害的”,未来是否降息仍将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实际演绎路径。鲍威尔的一系列偏鹰派和强硬的表态令美元指数当日大幅上冲,一度逼近100的阶段性高点。
鲍威尔认为关税传导过程可能更慢,当前仍处于早期阶段。鲍威尔称当前美国经济“整体状况不错”,美联储所关注的通胀和就业双重目标“通胀距离
目标更远,就业则已经达标”,所以当前仍然维持紧缩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使通胀尽快回归2%的长期目标水平。鲍威尔认为当前关税引发的商品类通胀“还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指出当前证据显示关税“没有由出口商通过降价来承担”,而是更多由企业、零售商等中间环节所承担,而且很多企业确实打算把这些新增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传导的时长和幅度还需要持续观察。但鲍威尔也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传到过程可能比一开始想的更慢”,显示美联储当前对于未来可能出现通胀逐步上行路径的情形保有较大程度的警惕。这可能意味着未来美联储潜在的降息决策整体会延续比较谨慎的态度。
鲍威尔强调当前劳动力市场是稳健的。结合高频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可能近期再度趋暖,以及大而美法案落地后美国供需循环可能有所抬升,薪资增长及其向通胀传导的前景可能也将制约美联储未来潜在宽松空间。鲍威尔认为当前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其认为尽管前期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但由于移民政策的原因,“进入市场的新增劳动力数量也明显减少了”。再结合其他数据指标的稳定表现,鲍威尔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仍然稳健”。事实上,从美国劳动力市场高频数据表现来看,最近数周呈现出了再度转暖的态势。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周度初请失业金人数已经连续第六周下行并创近十四周低位。随着“大而美法案”的落地,未来美国经济供需两侧同步升温的态势极有可能令美国劳动力市场重新转热,长期来看服务和非耐用品通胀有可能会以更陡峭的斜率上冲。
近期美国加快确定关税税率水平或向通胀传导,大规模减税法案已经落地
并可能对美供需两侧形成推升效果,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通胀、劳动力市场表现可能并不支持美联储大幅降息。美国本轮《大而美法案》的财政扩张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减税:对中等及以上收入人群进行大规模个税减免,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对消费形成额外刺激;对企业在美国境内的固定投资完全费用化,加速美国本土产能重构和非住宅固定投资。此外,在本轮美国与欧洲和日本达成的最新关税协定中,除规定15%的关税税率外,美国还额外要求欧盟对美投资增加6000亿并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和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要求日本市场对美国汽车、卡车,以及大米等农产品开放,并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参考报告《缓和期单独延长,关税战日渐微妙——中美瑞典经贸会谈点评》,2025.7.30)。由此,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所称的当前“供给冲击带来的
典型格局”可能很快得到缓解,美国经济供需两侧的偏热循环都可能有所保障并持续演绎。经济稳健增长、劳动力市场需求回暖、薪资和关税可能令核心通胀仍有上行压力的背景下,美联储未来一段时间的降息空间实际已经相当受限,不论鲍威尔任期届满后的继任者是谁,为保持长期公信力而恪守独立性的美联储,或都难以将大幅降息作为首选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向。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速度、幅度低于预期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