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保险业态观察(七):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至1.99%,非对称调整催化分红险销售节奏

来源:东海证券 作者:陶圣禹 2025-07-29 08:2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保险业态观察(七):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至1.99%,非对称调整催化分红险销售节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保险业协会于7月25日组织召开了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二季度例会,对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环比上季度下降14bps。
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推动Q2研究值下调并再次触及调整阈值。本次会议将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值设定为1.99%,较2024Q4和2025Q1的研究值水平2.34%和2.13%进一步下调。此次调整的背景主要基于市场利率的同步下行,其中5Y-LPR于5月下调10bps至3.5%,5Y定存利率于5月下调25bps至1.3%,10Y国债收益率2025Q2下行17bps至1.65%。自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以来,已连续两个季度下调并触发较现阶段2.5%水平差值超过25bps的阈值,监管明确需在2个月内做好产品切换,顶层指引下的预定利率调整窗口期到来。因此,我们观察到多家大型险企随即宣布将其传统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从2%调整至1.75%,万能型从1.5%调整至1.0%,并将在8月31日前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三大看点总结预定利率调整,非对称下调提升分红险竞争力与吸引力。此次各大险企的调整有三大看点,一是下调幅度超预期,其中传统险预定利率下调50bps,而非25bps,主要出于对三季度及之后利率走势的展望,若仅下调25bps,可能会存在再次连续两个季度触发动态调整机制的可能性,导致产品持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客户投保体验;二是不同险种非对称下调,其中传统险和万能险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下调50bps,而分红险仅下调25bps,非对称调整导致分红险竞争力边际提升,既契合监管对分红险销售支持的指引,也助力险企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优化负债产品结构;三是调整后产品吸引力仍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同业产品亦有同步下调,例如5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3%,中低风险理财收益已滑落至2%水平附近,而分红险以“1.75%+分红”的产品属性仍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多维举措助力三差均衡,关注“炒停售”对保费销售节奏的催化。动态调整机制的落地与正式实施,推动险企负债成本的显著降低,有利于缓释利差损风险。叠加多渠道推进的成本改善,例如个险渠道代理人改革和“报行合一”的深化也在持续推进;佣金激励机制的完善与长期化、职业化服务的引导,有利于队伍留存和渠道价值率提升;万能险保证利率可调整机制和杜绝“内卷式”分红等措施落地,进而共同推进费差益改善和三差均衡。此外,参考过去预定利率调整经验,过往三年的三季度保费均呈现较明显的同比增幅,我们预计今年7-8月的过渡期或许仍会进一步催化“炒停售”,进而带动保费增速进一步提升,对下半年的新单增长保持乐观。
投资建议:1)寿险负债转型仍在推进,队伍规模下滑幅度边际减弱,产能提升成效显著,我们认为应持续关注在稳定规模下的产能爬坡,以及保障意识激活后的需求释放;2)投资端来看,“国九条”明确资本市场新起点,对权益市场展望乐观,长端利率处于历史绝对低位,预定利率下调有望缓解利差损风险。板块处历史低估值区间,重视板块配置机遇,建议关注拥有明显护城河的大型上市险企。
风险提示:新单销售不及预期导致负债端增长承压,长端利率下行与权益市场波动导致投资端表现不及预期,财产险风险减量力度不及预期导致COR高企,政策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