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晨会纪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宏观策略
宏观深度报告20250724: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低吗?工资低吗?
要进一步发挥好服务业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并着力于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固收金工
固收深度报告20250723:从国际到本土:物价低迷应对策略及中国趋势分析—低利率时代系列(七)
“通缩”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物价持续下行且经济衰退的现象,表现为价格普遍且持续环比下行、货币信贷收缩、经济衰退。其与正常价格波动的显著区别是会自我强化,形成费雪的“债务-通缩”循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及名义货币供给或货币流通速度的持续下降是通缩的主要成因。1999年9月至2003年9月,日本因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叠加泡沫破裂导致需求减少引发通缩,政府采取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尤其是大幅增加公共事业费支出;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受美国经济危机溢出效应等影响引发通缩,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提出2%的“物价稳定目标”,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以降低实际利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因房地产泡沫破碎导致社会需求降低和货币流通速度放缓引发通缩,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多次降低利率至接近零,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政策如大幅退税、减债及资助濒临破产公司等。2025年以来,我国通胀整体维持低位运行,CPI同比略有下降,1-6月平均-0.07%;PPI同比持续走弱,1-6月间始终维持在负值区间,平均-2.77%。CPI受食品和交通通信拖累,整体维持低位。食品持续显著负拉动,1-6月平均-0.24个百分点,系生猪产能恢复、蔬菜产量增长及基数效应;交通通信持续深度负增长,1-6月平均-0.33个百分点,系全球原油供需宽松、车企价格战及通信资费改革;居住、衣着、医疗等分项温和正贡献,但拉动有限。生产资料PPI低迷,受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低迷及国际价格走低影响,采掘工业跌幅最深且持续扩大,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也呈下跌态势;生活资料PPI跌幅较稳定,受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及行业价格战影响,耐用消费品跌幅最深;政策刺激传导受阻,PPI难以回升。CPI结构上,食品烟酒(28.31%)、居住(24.03%)、能源相关(12.46%)等高权重板块价格下行,对CPI形成核心压制;PPI结构上,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大幅下跌,拖累整体PPI;部分中下游行业和高技术产业价格有一定抗跌性,但未能抵消上游下跌影响。我们建立通胀预测模型对CPI与PPI进行长期预测,预计2025下半年CPI或温和回升,PPI仍维持相对低位但降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