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氨纶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关注北交所美邦科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氨纶行业再现大产能退出事件,供给过剩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韩国泰光集团近期宣布,自2025年7月14日起将暂停中国子公司——泰光化纤(常熟)有限公司部分氨纶生产线的运营,并对未来战略进行重新评估。这是韩国泰光集团首次关停中国氨纶工厂产线。在此之前,晓星氨纶(嘉兴)有限公司已经于2023年底已关停8条产线,2025年7月将再关停2条,计划在2026年3月份再关停2条,2026年底前全部关停。晓星氨纶的核心原料PTM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长期依赖进口,2025年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导致原料成本同比上涨23%。更关键的是,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已实现PTMG国产化率突破80%,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60%。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运动品牌采购国产氨纶比例首次突破75%。安踏、李宁等头部企业甚至与氨纶厂商共建联合实验室,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闭环生态。外资品牌在细分市场的份额被压缩至不足12%。除韩国企业外,日本东丽、美国英威达等国际巨头也在收缩氨纶战线。中国企业打通了从原油-PTMG-氨纶-纺织品的全产业链闭环,在技术、成本控制上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外资企业的退出,预示着国产氨纶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美邦科技主营产品四氢呋喃是氨纶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公司年产3万吨/年四氢呋喃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四氢呋喃的市占率,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LBDO提纯法生产四氢呋喃企业。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为+0.10%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涨跌表现分化,其中化工新材行业周涨跌幅为+0.10%,在五大行业中排名第三。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上涨的有: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36%)、非金属材料(+0.49%)、化学制品(+0.16%);下跌的有:金属新材料(-1.03%)、专业技术服务业(-1.23%)、电池材料(-1.94%)、纺织制造(-3.08%)。
个股方面,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广信科技(+8.66%)、凯大催化(+8.26%)、一诺威(+8.16%)、富恒新材(+7.68%)、奔朗新材(+7.03%)、三维股份(+4.21%)。
三维股份将于2025年7月22日起对证券简称进行变更
三维股份变更证券简称;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更贴合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加投资者对公司业务情况的理解和投资判断,更好地保护投资者,自2025年7月22日起,公司正式在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简称变更,变更前本公司证券简称为“三维股份”,变更后证券简称为“三维装备”,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数据统计误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