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合成生物学周报:工信部发布首批AI生物制造典型名单,恒灏生物基PTT纤维工艺突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5/07/07-2025/07/11)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1.40个百分点至1505.55。上证综指上涨1.09%,创业板指上涨2.36%,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0.31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96个百分点。
工信部发布首批AI生物制造典型应用名单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第一批)》,其中案例名单共16个,聚焦AI在细胞株构建、代谢分析、蛋白质设计、酶替代疗法及超长DNA合成等环节的应用,推动生物制造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部分案例已在药用酶改造、抗体药物发现、重组胶原蛋白等方向实现产业化,显示出AI与合成生物学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此次公示将推动生物基材料、高附加值化学品等领域形成更多示范样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升级,为我国智能制造和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18
上海交大团队首次实现酿酒酵母重构II型灵芝酸合成通路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肖晗团队在《Cell Discovery》发表重要研究,首次在酿酒酵母中成功重构II型灵芝酸生物合成通路,使30余种II型灵芝酸产量较天然水平提升1至4个数量级。II型灵芝酸是灵芝三萜类中药效显著的稀有分支,具备抗癌、保肝等活性,但传统提取产量极低。本次研究通过解码灵芝酸合成网络,精准筛选修饰酶和转移酶,并创新构建双诱导代谢调控系统,显著提高产量与稳定性。该成果突破了灵芝等药用真菌高效合成的产业瓶颈,为其他复杂天然产物的规模化制造提供了可借鉴的酵母工厂新方案。
恒灏“三非”生物基PTT纤维核心工艺突破
7月9日,由广东省纺织协会主办的纺织纤维新材料应用交流会在广州举办,恒碳科技携手广州恒灏新材料重点介绍了“三非四无”生物基1,3-丙二醇(PDO)技术及其在BIODEX®非粮PTT纤维中的应用。该技术依托非粮原料、非转基因菌株、非致病菌发酵,并实现厌氧、无通气、无强搅拌、无洁净处理等工艺突破,极大降低碳排放和生产成本。核心产品BIODEX®纤维具备优异的抗污、抗皱、弹性和低温染色性能,广泛适用于多领域服装。恒碳已在山东济南建成全球唯一“三非”PDO工厂,年产能达1.5万吨,助力纺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科院团队首次揭示利血平生物合成关键酶学过程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江寅迪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新成果,首次揭示了利血平生物合成过程中C3β构型形成及五个连续手性中心建立的酶学机制。研究团队通过萝芙木转录组分析,成功鉴定出关键的黄素氧化酶RvYOO和还原酶RvDYR1,实现从α构型到β构型的精准翻转。同时解析了细胞色素P450等酶协同构建连续手性中心及后期甲氧基化修饰的生物学策略,填补了该领域长期空白。该成果不仅破解了利血平这一经典天然产物的合成谜题,也为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规模化生产单萜吲哚生物碱类药物提供了全新思路。
岚泽能源绿色航油示范项目正式落地合江
7月8日,岚泽能源与四川泸州合江县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议,10万吨/年生物质制绿色航油工业示范项目宣布落地合江。该项目采用岚泽能源自主开发的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技术,中试阶段已通过行业72小时考核,具备稳定产业化基础。合江区位优越、生物质资源丰富,是四川省重点能源化工园区之一,为项目落地提供了良好支撑。岚泽能源还将联合交大四川研究院、天华化工等设立工程研发中心与中试基地,围绕绿色燃料关键技术展开深度攻关。未来,双方将携手打造从技术研发到产业示范的绿色能源创新链,助力“双碳”目标与县域能源转型发展。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