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国内观察:2025年6月PMI:温和修复趋势延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官方PMI数据。6月,制造业PMI为49.7%,前值49.5%;非制造业PMI为50.5%,前值50.3%。
核心观点:中美贸易缓和的背景下,制造业PMI及主要分项指数均延续温和修复的趋势,不过多数未回到2025Q1均值水平,或体现年初以来“抢出口”对外需有一定的透支作用。总的来看,二季度实际GDP增速或维持在5%以上,但下半年出口增速中枢可能下行,扩内需的重要性可能进一步提升,短期关注7月底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政策的部署。
制造业PMI继续在荣枯线以下修复。6月制造业PMI继续回升,主因关税冲击缓和后的低位修复。环比0.2%,持平于近5年同期均值。
供需均位于荣枯线以上。需求方面,6月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2%(+0.4pct),重回荣枯线上方;新出口订单指数47.7%(+0.2pct),也有小幅的回升;供给方面,生产指数回升至51.0%(+0.3pct)。从绝对水平来看,供强于需的趋势未变。
价格水平回升。6月积极的是价格指数有所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8.4%,+1.5pct)以及出厂价格指数(46.2%,+1.5pct)在连续3个月下跌后小幅回升,不过仍低于荣枯线。或反映PPI6月环比降幅可能有所收窄。
中下游恢复较好,上游仍低于荣枯线。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PMI均继续维持在荣枯线以上,且均较前值小幅回升0.2pct。高技术制造业PMI50.9%,持平于前值。基础原材料PMI荣枯线以下有所回升,但依然明显低于其他三大行业,上游景气度总体仍然承压。
我们继续从关税冲击前后的修复角度,来观察制造业PMI等主要分项。6月包括制造业PMI、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出厂价格、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均仍低于2025Q1均值;分企业类型来看,大型企业恢复至2025Q1平均水平、中型及小型企业仍低;分行业来看,高技术、装备制造、消费品均高于2025Q1均值,基础原材料仍低。
非制造业PMI回升,强于季节性。6月非制造业PMI较前值上升0.2%,高于近5年同期均值(剔除2022年异常值后-0.7%)。分项上服务业、建筑业均强于季节性。
假期效应减退,金融相关服务业位于高景气区间。服务业PMI50.1%,较前值-0.1pct。行业上五一假期过后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但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以及与金融相关的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建筑业可能受多雨等天气因素影响季节性回落。6月建筑业PMI回落至52.8%(+1.8pct),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6.7%(-5.6pct)。一方面6月多雨等天气原因可能导致建筑业施工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季节性回落后景气程度仍处相对高位;另一方面地产施工方面的拖累可能仍然较大。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风险;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