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电力行业投资策略:高耗能行业绿电消纳要求有望提振绿电环境价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发改委首次全面提出高耗能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有望激发绿证市场活力
2025年3月,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全面提出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加快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以及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到2030年原则上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80%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耗能行业在终端电力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明确高耗能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有望激发绿证市场活力,提振绿证价格。
绿证供给端:补发冲击接近尾声,市场供给压力有望缓解
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实现全覆盖,包括常规水电、地热能及分布式光伏项目,并完成了建档立卡项目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的绿证补发工作,全年累计核发绿证47.34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短期供给激增导致绿证价格大幅下跌,从2024年1月的153.2元/个跌至12月的2.6元/个。绿证有效期2年,自电力生产月起算;2024年之前的绿证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底。随着补发部分的存量绿证逐步到期,2026年起供给冲击有望减弱,绿证市场供需结构有望改善。假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定增长,绿证核发覆盖率逐年提升,预计2025年绿证核发量约25亿个,2026-2027年达30亿量级,2030年达40亿量级。
绿证需求端:高耗能行业强制消纳政策驱动绿证消费增长
2024年绿证交易量仅占核发量的14.12%(4.46亿个),消费动能不足。近期政策端持续加码,2024年发改委提出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目标,并要求使用绿证核算,2025年开始考核;2025年3月发改委将绿电强制消费范围扩展至其余高耗能行业和数据中心。2024年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五大高耗能行业用电2.6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32%。据中国信通院预测,中性场景下,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超4000亿千瓦时。高耗能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有望激发绿证市场活力,助力绿电环境价值充分定价。
绿证价格回升有望提振新能源发电运营商ROE水平
2025年绿证市场或经历“阵痛期”,但随着供给压力缓解及高耗能行业强制消费落地,绿证价格有望回归合理水平(假设单价20元、消费比例50%,对应环境价值10元/兆瓦时)。绿证收入将显著提升新能源运营商盈利能力,以龙源电力为例,2024年龙源电力绿证交易量1023万张,估算绿电环境价值覆盖率为48.7%,绿证价格每上涨10元,度电净利润提升4.5%。建议优选A/H股资产优质、估值低位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受益标的:大唐新能源(H)、龙源电力(H)、中国电力(H)、中广核新能源(H)、新天绿色能源(H)、三峡能源、江苏新能、嘉泽新能、节能风电、中闽能源、浙江新能等。
风险提示:绿证市场量价不及预期;电网及灵活性资源建设不及预期;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风光制造业价格波动风险;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款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