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会聚万象,通达未来

来源:德邦证券 作者:王华炳,王友舜 2025-04-25 17: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会聚万象,通达未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会通股份(688219)
投资要点
会通股份:改性材料行业领导者。公司是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新材料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客户覆盖最广的高分子改性材料企业之一,在全球建立了上海、合肥、安庆、佛山、重庆、芜湖、潍坊及泰国春武里府八大研产基地。据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88亿元,同比+13.81%,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32.04%;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68亿元,同比+15.07%,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14.67%,业绩增速表现亮眼。未来战略布局层面,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投资建设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项目;机器人材料领域,公司开发和储备了对应的材料解决方案,并已在服务机器人外壳材料得到推广应用,PEEK材料、碳纤增强特种工程材料在内的多种机器人轻量化“以塑代金属”材料解决方案,也在对应的结构部件中进行市场推广。
家电领域景气持续向好,汽车以塑代钢趋势不改。改性塑料下游广泛,涵盖家电、汽车、电子电器、办公设备、电动工具等,其中家电和汽车占比分别达到37%和15%。家电方面,家用电器所使用的塑料几乎全部需要改性,已广泛应用于全品类。2024年我国四大家电产量为6.95亿台,同比+7.4%,持续推动改性塑料需求增长。今年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达到3000亿元,较去年1500亿元翻倍,或意味着家电消费支持力度再加码,家电行业景气有望持续呈旺。汽车方面,受益于以旧换新刺激,叠加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不断落地,汽车终端表现持续活跃。2025年1-3月我国汽车销量747万辆,同比+11.2%,同期出口量142万辆,同比+7.2%,亦保持较快增长。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电池组保护、轻量化等需求或更加迫切,有望持续推动汽车以塑代钢的发展,单车改性塑料用量有望逐步攀升。
油价预期步入下行通道,改性塑料迎来成本修复。从改性塑料的成本结构来看,原材料成本占比一般在其总成本的90%左右。改性塑料作为石化产业链中间产品,其上游原料PE、PP、PS等与油价具有较高的正向关联度,在油价下跌的过程中,改性塑料原料价格会同步走弱。2025年4月,欧佩克+八大产油国达成协议,将从5月起“加速增产”,加之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从而减少能源需求,双重打压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我们判断未来油价或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改性塑料成本端或持续改善。复盘公司历史业绩,其表现整体与油价呈一定负相关关系,在2020Q1-2020Q4低油价时期,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反之当2022Q2油价阶段峰值时,公司盈利能力走低。而在本轮油价下跌的过程中,公司有望兑现成本改善的逻辑,盈利或已步入修复通道,2025年或继续向上。
机器人材料+湿法隔膜,有望打造全新成长曲线。锂电池隔膜方面,公司在上游供应、下游应用市场较高重合度的情况下切入锂电池隔膜市场,截至2025年1月,公司已加快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项目建设进度,生产设备已处于安装调试状态,整体按计划建设中,有望成为集多种功能膜生产于一体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机器人材料方面,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新品不断发布,商业化落地进程提速,相关改性材料需求有望持续受益,公司已在机器人外壳、感知系统材料等领域进行研发与推广,并在机器人相关部件具有PEEK材料的产品解决方案。考虑到家电龙头美的集团长期为公司第一大客户,主业已实现深度合作,我们认为,美的集团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具备一定规模优势,同时新增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进一步拉动高端改性塑料材料的需求,公司有望依靠供应链管理能力与深厚合作关系优先承接相关改性塑料订单,同时在美的集团的龙头示范作用下,公司亦有可能受益于新入局机器人领域的车企或家电企业带来的相关材料需求增量。
盈利预测:伴随公司家电领域基本盘不断巩固,并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以及锂电池隔膜和机器人领域的潜在受益机会,公司利润有望实现快步增长。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3.43、4.18亿元,同比+27.7%、+38.6%、+21.6%,对应EPS分别为0.52、0.72、0.8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会通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