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北京举行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天工Ultra夺冠

来源:万联证券 作者:蔡梓林,李晨崴 2025-04-24 15:5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万联证券《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北京举行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天工Ultra夺冠》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事件:
近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20只顶尖机器人团队参赛。
投资要点:
比赛全程21.0975公里,赛道包含裂缝路、陡坡、石子路等复杂地形,重点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关节散热、续航能力等关键技术。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其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最高时速12公里/小时,采用碳纤维轻量化设计、刚柔耦合腿部结构优化稳定性,搭载“慧思开物”具身智能平台,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提升动态平衡能力。天工Ultra的混合散热系统解决了关节过热问题,成为全场唯一以“奔跑”姿态完成比赛的机器人,但在比赛过程中更换3次电池。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全场唯一不换电)分别获得亚军、季军。比赛中绝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因电池续航、关节过热或平衡问题退赛,仅6支队伍完赛。
赛事展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进步,但仍有多项技术挑战有待解决。在续航能力方面,大部分人形机器人需中途数次换电,电池能量密度尚未突破现有瓶颈,续航与高性能的平衡仍是核心难题。在动态平衡与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赛道包含坡道、石子路等复杂地形,部分机器人因感知算法不足出现摔倒或停滞。在硬件可靠性与耐久性方面,参赛机器人关节故障频发,出现关节断落、电机过热、头部脱落等问题,暴露硬件耐候性和材料强度的不足。在自主能力方面,多数机器人需工程师全程跟随,通过遥控或辅助操作完成比赛,自主决策能力有限,赛事更接近“人机协同”而非完全自主竞技。在此次马拉松赛事中,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现实,既验证了运动控制、全尺寸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也揭示了续航、环境适应、硬件可靠性、自主能力等核心挑战,赛事数据为优化硬件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还需通过算法优化、材料革新、成本控制等多维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投资建议:马拉松比赛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续航、环境适应、硬件可靠性和自主性等方面仍需改进。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政策支持、入局者不断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共同推动行业加速发展。2025年有望迎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
风险因素: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