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每周投资早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A股大势研判】
上周五晨报提醒,尽管沪指8连阳,但资金观望情绪依旧浓厚,成交持续萎缩下,市场量价背离。市场走势如我们预期,上周五上午市场下跌,盘面上,6G等概念股大涨。午后券商及地产股拉升,带动指数回升。收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全天维持缩量震荡的格局。
上周指数出现分化,沪指周涨幅1.19%,而深成指、创指周跌幅分别为0.54%、0.64%。主要原因可能是银行等板块持续护盘,带动沪指上涨,而题材股大面积下跌,成为拖累深市指数的主因。
两市成交额连续两天跌破万亿大关,说明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市场究竟在担忧什么?又在等待什么呢?
一方面,国外方面,市场依旧担忧关税政策的扰动。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政策不确定性仍压制风险偏好。而近期美股科技股持续波动,成长股估值有压力,或给国内创业板等带来承压预期。
另外,国内主要是国内业绩验证与政策博弈。4月下旬为年报及一季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板块面临业绩证伪风险,可能引发资金避险。此外,尽管市场对政策期待有佳,但更多政策依然仍在路上,导致资金倾向于观望。
市场或在等待月底重要会议的政策定调。投资者普遍等待4月底重要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政策部署,其中对经济以及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政策预期,或成为中期行情的关键催化剂。
后市密切关注贸易谈判的情况。若双方能够通过谈判缓解紧张局势,市场信心将得到较大提振,反之则可能继续承压。对于投资者来说,可逢低布局三条主线:一是自主可控领域(半导体、AI算力等);二是内需消费(医药、食品饮料等);三是高股息板块(央国企、公用事业等)。
后续还要关注国内政策的对冲力度。考虑两会中设定的2025年的经济目标,预计后续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加大刺激力度。中期支撑基础和提振动力依旧下,我们仍看好市场中期向好的趋势。因此,短期波动不改中期慢牛格局,短线高手可高抛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