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万联证券《科技行业快评报告:关税博弈未定,自主可控当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核心观点:
关税博弈未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本次关税博弈由美方率先发起,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13时,可分为三轮:1)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5日生效,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9日生效。作为反制手段,北京时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于北京时间4月10日生效。2)美东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截至当日累计已生效关税为104%。北京时间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北京时间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由34%提高至84%,目前已生效。3)北京时间4月10日,据《证券时报》及《财经》报道,特朗普在其Truth Social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将对一些国家暂停其新关税的全面生效,在90天内对多数国家关税降至10%,并宣布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04%提升至125%,立即生效。我们认为,美国发起的“对等关税”政策使得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强,也倒逼我国自主可控的进程进一步提速。
投资要点:
商务部新增公告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年4月4日,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1号,公布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High PointAerotechnologies)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日,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7号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上述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2025年4月9日,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2号,公布将美国光子公司(American Photonics)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日,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2025〕8号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上述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正式实施。我们认为当前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步伐将进一步提速,同时建议重点关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
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国产替代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关税博弈背景下,全球贸易摩擦或加剧,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愈发显著。由于贸易摩擦成本提升,本土芯片企业设计、代工制造、封装等环节更具备成本优势,有望重塑部分细分环节贸易格局,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份额。在先进制程领域,目前我国先进半导体设备及材料、高端GPU芯片等仍较依赖进口,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面临“卡脖子”问题。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强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并从2024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至2025年“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地方政府工作目标纷纷跟进。我们认为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望进一步推动核心技术攻关,逐步突破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进而提升国产替代份额。
信创产业有望加速,供给端产品体系持续健全,需求端中央领头采购。关税博弈的不确定性将推动我国信创产业的发展坚定推进。供给端,第四批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5年第1号)》公布,此次共公布CPU产品8款,其中5款的安全可靠等级为Ⅱ级;此外还分别公布了1款桌面操作系统和1款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可靠等级均为Ⅰ级。需求端,中央国家机关对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的批量集中采购稳健推进,最新2025年2月及3月,台式计算机的采购预算约1119万元,便携式计算机的采购预算约136万元。我们认为安全可靠测评结果的持续发布,让我国信创的产品体系进一步健全;国资央企具备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等优势,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头批量采购,有助于国产产品份额的提升,利于自主可控科创企业的发展。
投资建议:关税博弈未定,全球贸易摩擦或加剧,我们认为半导体、信创等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的技术突破及安全生态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强。建议关注:1)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关注先进制程突破带来的国产份额提升,以及半导体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2)信创产业的步伐有望提速,关注中央集中采购需求的持续增长,党政及行业信创的招投标情况以及布局国产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信创产品的领先厂商;3)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技术突破位居全球领先水平,关注我国垂直AI大模型及Agent等AI应用的加速落地,以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态的加强建设。
风险因素:贸易摩擦加剧;科技摩擦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