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关税问题暴击美股还没有结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商品市场:(1)黄金:本周黄金震荡回调。尽管贸易摩擦和地缘风险仍提供一定支撑,但美联储释放“等待观望”信号削弱降息预期,同时美元指数探底回升和大宗商品普跌引发流动性挤兑效应,加剧黄金多头获利回吐压力。中长期来看,美国滞胀风险加剧提升黄金抗通胀资产配置价值,央行购金浪潮与去美元化进程强化战略需求,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实际利率中枢下移将为黄金打开新的估值空间。(2)原油:本周原油震荡下行。OPEC+超预期增产,叠加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累库,供应端压力显著增加。同时,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虽豁免油气进口,但全球贸易摩擦引发需求系统性重估,形成“供应增、需求弱”的戴维斯双杀格局。中长期来看,OPEC+政策摇摆及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将持续扰动供应端,但经济体增长乏力和贸易摩擦对需求的抑制或使油价承压。
债券市场:(1)美债:本周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美国3月制造业PMI滑入萎缩区间,叠加消费与需求走弱,滞胀风险加剧市场分歧。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贸易链,市场押注年内降息升温,压低短端利率。尽管劳动力市场显现韧性,但债务压力与财政隐忧持续施压情绪。中长期看,2025年上半年收益率或受衰退预期压制,下半年随减税落地及经济修复小幅回升。(2)中债:本周中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央行通过逆回购回笼短期流动性,但MLF净投放及买断式逆回购显示政策宽松基调,资金利率波动后趋稳,流动性边际收敛但整体可控。财政政策提振信心,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出口承压,人民币贬值制约宽松空间。中长期看,三周期共振下行支撑债市,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汇率市场:(1)美元指数:本周美元指数震荡下行。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引发滞胀担忧,美元避险属性下降,资金流向非美资产。美国3月制造业PMI回落至收缩区间,但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调整,美元收复部分跌幅。中长期看,若贸易战升级,美国或遭遇高通胀与外部需求削弱的双重压力,美联储或提前转向宽松,美元指数将承压下行。(2)美元兑日元:本周美元兑日元震荡下行。日本3月通胀数据持续高于预期,强化日本央行维持紧缩路径预期。短期看,若贸易摩擦加剧,避险情绪延续,日元或维持强势。中长期看,若日本通胀韧性持续,经济数据改善,日本央行可能逐步退出宽松框架,对日元形成政策支撑。
权益市场:当前市场对美股的抛售,实质是市场对美股风险溢价的重新判定。其一,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已实质性冲击全球供应链,进口依赖型产业成本陡增,而贸易伙伴的潜在反制或将进一步放大滞胀压力;其二,AI概念驱动下的科技股估值与基本面显著背离,叠加企业盈利增速预期下修,市场风险溢价补偿明显不足;其三,美国消费零售增速放缓与制造业PMI收缩形成共振,企业成本转嫁能力受制于需求端疲弱,美国经济动能衰减信号高度强化;其四,尽管衰退预期推升美联储提前降息预期,但核心通胀连续维持高位,叠加关税对短期通胀的脉冲效应,美联储或被迫在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间艰难权衡。长期来看,尽管美国经济基本面仍有一定支撑,但难以继续托举长期积累的美股泡沫,关税问题的持续发奖、企业盈利预期回调与科技股估值修正将持续对美股形成压制,美股可能已经进入下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