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国内观察:2025年1-2月进出口数据:关注关税政策后续对出口的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1-2月外贸数据。2025年1-2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增速2.3%,2024年12月当月同比10.7%;进口增速-8.4%,2024年12月当月同比1.0%;贸易差额1705.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8.71亿美元。
核心观点:1-2月出口增速走弱,有前期抢出口效应减弱、关税影响、基数影响、工作日较少等多种因素。总体来看虽有韧性,但关税政策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后续部分国家是否会进行转嫁关税的操作,影响中国对非美国家的出口。进口增速转负并进一步走弱规模上也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凸显扩内需政策加码落实的重要性。不过偏弱的进口与相对偏强的出口组合,顺差对GDP的支撑在一季度可能会延续。
出口增速回落的四方面影响。1-2月出口规模5399.41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但同比增速较2024年12月回落8.4个百分点;环比来看,1-2月较2024年12月环比增长60.88%,低于5年同期均值65.11%,弱于季节性。一是特朗普上任前“抢出口”效应可能延续,这或许主要体现在1月;二是2月10%关税政策落地,叠加春节假期影响;三是1-2月合计与2024年同期相比少了2个工作日,对出口也有所影响;四是基数抬升也影响出口增速,这一点可能贯穿全年。总的来看,出口当前是否趋势性走弱仍需验证,但中长期来看关税压力下中枢可能会下行。
外需分化。2月,欧元区制造业PMI、日本制造业PMI分别回升1.0个、0.3个百分点至47.6%和49.0%,略低于荣枯线;美国ISM制造业PMI,回落0.6个百分点至50.3%,略高于荣枯线。韩国2月出口同比由降转升,回升至0.97%。
对美国、欧洲、东盟出口增速回落明显,日本出口增速由降转升。1-2月,我国对日本出口由降转升,当月同比较前值回升4.93个百分点至0.7%。对美国、欧盟和东盟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当月同比分别较前值回落13.29、8.16、13.24个百分点至2.3%、0.6%、5.7%环比来看,1-2月日本出口较去年12月环比增长0.92%,高于近5年同期均值0.87%,超季节性;而美国、欧洲和东盟皆弱于季节性,环比增长分别为0.55%、0.70%、0.46%,低于近5年同期均值0.64%、0.77%、0.54%,或受“抢出口”效应减弱的影响。从拉动的角度美欧日1-2月拉动0.6pct,东盟拉动0.87pct,合计整体较12月下降5.03pct;其他地区拉动0.83pct,前值4.3pct,较2024年12月有明显回落。
高新技术产品表现较好。高新技术产品当月同比有所提升,较2024年12月回升1.1个百分点至5.4%。而2024年12月表现较好的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分别回落7.9个、9.1个百分点至4.2%、3.0%。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均有明显回升;12月表现较好的钢材、汽车零部件、医疗仪器、纺织纱线及其制成品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进口增速走弱,内需仍待政策进一步发力。1-2月进口金额3694.26亿美元,规模处于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环比来看,1-2月较2024年12月上涨60.07%,低于去年同期的76.52%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低于5年同期均值72.65%,弱于季节性。主要大宗商品中,铁矿砂进口增速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显著收窄,拖累整体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增速也明显回落;原油降幅收窄,但仍在两位数以上。总体来看,内需仍然相对偏弱,凸显政策加码的重要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金融市场风险。